第744章 决意南征(2/3)
么难事,毕竟有山东这边远远不断的输送物资,发展起来不是什么难事,限制他们的只有当地的人口数量。而张东和的山地军团,扩张起来自然是更加轻松,人口的限制都没有了,山西跟河南现在是流民遍地,给口吃的就卖命的大有人在,只要手里头有粮食,根本不愁招不到兵。
丁山和刘宇之所以这么快,就有这方面的原因,他们本身战斗力就强悍,对付小股明军根本不在话下,很容易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地盘。
然后,效仿在山东进行的土改,以武力逼迫地主交出一半的土地,然后分发给无地的农民,不配合的直接刀子说话,反正他们现在的身份是‘流寇’,根本不用忌惮什么。
甚至刘宇和丁山还效仿那些流寇,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刘宇就叫‘大汉王’,丁山叫‘云南王’,搞得像模像样的。
有了土地,他们自然受到流民的拥护,兵源根本不愁,他们还可以精挑细选,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根据地又是在伏牛山和桐柏山这样的大山之中,根本不怕明军来攻。
刘宇本身就是因为山地战这一拿手绝活,才从众俘虏中脱颖而出,丁山跟着毛承福打济南,后南下攻打兖州的过程中,山地作战次数也不少,有了一定的经验,跟刘宇取经之后,作战能力又长进了不少。
而且,根据从河南传回来的消息,就在上个月,左良玉奉五省总理熊文灿的命令,亲率四万大军,进攻盘踞在伏牛山的‘大汉王’刘宇。
刘宇就利用山地战的优势,跟他玩起了躲猫猫,进山之后这四万兵马不可能聚集成一团,势必分开,然后刘宇就不断地利用地形,分割包围,一点一点的吃掉明军,根本不跟左良玉正面决战。
结果半个多月的战斗下来,左良玉根本找不到刘宇的主力,反倒是不断地被偷袭,埋伏,虽然每次损失的兵马不多,但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他已经损失了接近五千兵力,斩获的首级只有一百多枚,双方的损失不在一个档次,最后左良玉不得不放弃与刘宇决战,转而改为围困。
但伏牛山这么大,他也只能守住几个主要路口,根本防不住神出鬼没的刘宇,刘宇都懒得去搭理左良玉,亲自率领两千五百骑兵,北出伏牛山,绕过左良玉的封锁,直奔洛阳。
他也想效仿毛承福奇袭济南城,来一个神兵天降破洛阳,不过他的运气不大好,就在一个月前,闯王高迎祥通过奇袭攻破怀庆、彰德两座府城,并且表现出了进攻洛阳的意图,洛阳守军严加防备,哪怕高迎祥最终选择进攻东北方向的卫辉府,但洛阳城的守军没有放松戒备。
搞得丁山率军抵达洛阳城下的时候,洛阳城的守军立即进入备战状态,丁山无功而返,不过回去的途中,还是攻破宜阳,嵩县,汝阳几座县城,并且洗劫一空。
这一举动,弄得熊文灿也是头大不已,他之前还是知道有这么个大汉王,盘踞在伏牛山,而且不像其他流寇一样四处流动,倒像是赖在伏牛山不走了,所作所为有有点像是割据一方的意思,在他看来,这样的敌人可比流寇威胁打多了,流寇难成气候,但如果让这个大汉王在伏牛山扎稳脚跟,洛阳和开封时刻都处于巨大的威胁当中,一旦其中一座城池被攻破,必定声势大振,拉起十万大军只是顷刻之间。
结果左良玉损兵折将不说,洛阳城被袭击,如果不是这个大汉王兵马不多,洛阳防备严密,恐怕这次就危险了。
最后他只能让左良玉撤围,去对付其他的流寇,先易后难,等到其他流寇都被消灭了,在来对付这个大汉王。
丁山那边也差不多,明军进攻了几次,都是三四千人的规模,很快就被丁山给打退了,明军也不自讨没趣,去对付其他流寇了。
此外,驻扎锦州的第四军团,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进展。
扩编至后的第四军团,已经有了足足两万六千兵马,除了原本第四师的一万五千兵马,以及从新兵营补充进来的三千人,还有足足千人来自于关宁军。
这千人,都是自愿加入的,当初塔山守将何文昭,全程目睹了天策军跟两万鞑子的战斗,虽然只参与了最后一部分,以骑兵击溃豪格部,然后追击萨哈的战斗,但对于天策军的实力,他有充分的了解。
虽然带着岳托的尸体,进入了锦州城,但他
虽然这段时间的各项工作进展很顺利,但也不是没有问题存在,最为紧要的,当然就是军队的装备问题。
短短半年时间,天策陆军从不足十万人直接翻番,军官,粮饷,训练等等都不是大问题,武器才是麻烦的。
兵工厂的产能有限,而且前半年的时间,还优先供应海军,所以陆军的武器制造,装备生产速度就慢了下来。
哪怕分厂已经投入生产,但每月出产的各类枪支,仍旧不超过五千支,陆军炮也只有不到三十门,这也就导致,新兵大部分都还在使用冷兵器,或者使用缴获的质量较高的明军火器。
了解了这些基本情况之后,孔有德变宣布了率领舰队南征,消灭郑芝龙的决议。
当然,这个消息只在高层流通,知府及以上的文官,师长及以上的军官才有资格知晓,包括营长和知县知州同知级别的文武官员,都无从知晓。
并且孔有德要求有资格知晓的,必须严格保密,不能向下面透露,一旦发生泄密行为,必将严惩不贷。
不怪孔有德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