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理想主义者(2/3)
均建造成本折合就达到了45美元,这还是在谢尔盖不仅没有从中捞油水反而亲自操起本行负责监工最大程度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单位数字很难让人产生多少感觉,对比起来就相当强烈。
按照最初的筒子楼建造方案,谢尔盖能确保每平米的建造成本只需20美元不到,现在,因为各种建筑用料都提升一个等级,又不能堆高楼层摊低预算,甚至哪怕是单独的厨卫空间,也都意味着成本的增加。
总之,相比最初的预计,平均每平米的建造成本增加了一倍多。
如果只计算单位面积,似乎也不算什么。
但,整个安置社区项目,只是住宅空间就计划建造350万平方米,于是,45美元和20美元之间的差价,扩大到整个项目,就相当于将近9000万美元的额外投入。这还不算2亿美元总投资剩余部门用于建造学校、医院、商场、公园等配套的资金。
350万平米住宅面积,按照45美元的单价,只相当于1.57亿美元的投入,剩余4300万美元,都会用于这些收益注定更低的配套。
单看这些数据,自家老板确实堪称理想主义者。
只不过,深思起来,事情绝不简单。
首先,这片新建社区绝对不是什么人都能租住的,目前必须是罗夫诺州维斯特洛体系相关企业旗下的员工才能申请,哪怕随着项目全面落成,条件会有放宽,也肯定会有所筛选,这显然也是对罗夫诺地区经济的另一种控制。
道理很简单,如果得不到维斯特洛体系的认可,某些企业旗下的员工,连租好房子的资格都没有。
久而久之,结果可以想见。
再说对于住户而言,似乎只要找到一份相关工作就行,但,住户一旦离职,或者被企业开除,就必须在一个月之内搬出,连带着,甚至子女都不能再享受社区学校相关的各种配套。
这也是某种相当深度的绑定。
这篇公寓的建造规格本就很高,周边配套更加优越,可以想见,只要住进来,习惯之后,都不会再想离开,正如大老板的设想,这里比家还更像家。
结果就难免身不由己。
而维斯特洛体系在这边的各种企业或工厂,工作绝不轻松,到时候,想要维持体面的生活,就只能接受苛刻的工作条件,彻底放弃或许轻松但难免困窘的生活,如同蚂蚁一样孜孜不倦的努力工作。
其次,还有成本。
这是大老板那边的团队亲自给出的规划,相关数据一目了然。
以一对暂无孩子的夫妻为例,两人都在工厂工作,每人月薪30美元,收入合计60美元。
那么,租住这边的50平米一室一厅,名义上补贴之后,房租依旧要20美元,直接占据了夫妻收入的三分之一,再加上物业水电煤气这些日常开支,即使非常节省,至少也需要10美元。
剩余的一半,衣食住行之后,不会剩下多少。
这些衣食住行的日常消费,基本上也都在维斯特洛体系控制之下的商场、超市、医院、歌厅、影院等场所,相当于从维斯特洛体系相关企业挣到的薪酬,再次回到维斯特洛体系手中。
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想要维持这种体面生活,如果不仔细盘算,难免捉襟见肘。
总而言之,除了相对舒适体面一些的环境,在这片区域工作生活的人们,最终很难剩下什么,而维斯特洛体系以及关联企业在这边开设的大批工厂,却可以凭借低廉的人工成本,源源不断地为幕后资本创造利润。
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些,谢尔盖才意识到,自家老板一点都不天真。
不过,再仔细想想,谢尔盖不得不承认,这又何尝不是这个世界大部分普通人的宿命。能够摆脱这种宿命的,终究只是少数人,而这少数人的超脱,无疑建立在大部分人的原地轮回之上。
现实而残酷。
舞台上,州长安德烈·斯米尔诺夫发表完致辞,轮到谢尔盖,他连忙收起心思,换出一副笑脸快步走向舞台。
无论如何,自己都已经是一个超脱者,一个下棋人,何必想那么多?
轮番致辞与剪彩后,大群记者的围拢之下,参与观礼的嘉宾们一起进入社区现场参观居民的乔迁之喜。
第一批公寓临河而建。
标准的7层公寓楼,单层14套住房,其中10套为70平米两室一厅,4套为50平米一室一厅,每栋合计98套公寓,有效住房面积6300平米。按照人均20平米的居住空间计算,每栋公寓露标准居住人数为315人。
30套公寓楼,恰好接近一万人。
不过,这只是将来的理想状态。
这片社区之所以如此赶工,就是为了在寒冬到来之前,让此前聚集了10万人的城西棚户区居民尽可能搬入安全保暖的居所,避免酷寒天气里出现种种状况。
因此,这次直接将第一批公寓楼的居住容量暂时扩大了四倍多,预计将有4万人入驻这30栋公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因为大量人口流入,里夫尼市区最近两年哪怕房租暴涨了两三倍,想要找到住处也非常困难,就连周围的村镇都挤满了外来人口,这也是当初城西那片棚户区为何会出现。
因此只能暂缓某些计划。
这边的住户容量暂时扩大,某些条件并没有放宽,而是进行了置换。
除了棚户区本来就在维斯特洛体系相关企业工作的职工可以直接获得入住资格,原本居住在维斯特洛体系一些工厂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