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梁县文书(1/2)
李珏的到来令梁县上下如临大敌。
尽管从前面得到的消息来看,这支队伍似乎都是穿县而过,平时也很守规矩,并没有劫掠地方的举动,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梁县县令何宇只是一个从寒门中崛起的官员,凭借着能说会道,又有一定能力才在三十岁的谋得了梁县县令的职位。
如今他在这里也干了五六年,虽说不上是干吏,但在一般时候还是能够把县城打理的有模有样,作为梁县的长官,他在这里呆了这么久,对这里多少也有一点感情,自然希望梁县能够安稳。
要知道,年中那时张方的劫掠已经让他白了许多头发。经此一难,现在的梁县是最虚弱的时候,他真不愿意来什么变故了。
然而事情的发展,总是和某些人的希望相去甚远,还不到午时,这支本该要绕城而去的队伍,就莫名其妙的停在了,离县城大约一箭之地的地方。他们在城外的空地上安营扎寨,修葺营地,颇有几分现在这里住下的打算。
这可把何宇急坏了。
这么大一伙流民在这儿,若是一个不好闹将起来,把县城给打破了,那该怎么办啊。
县城里的守兵并不多。
朝廷吸取汉末曹魏之时的教训经验,采取的是强干弱枝的策略。所谓强干,就是增加中央控制军队的力量,增加司马家的那些王爷的兵力、权利;而弱枝,则是削弱敌方郡县实力,防止地方郡县的长官做大。
要知道,这时代的地方长官,从县令开始,也是军政一把抓的。
汉末军阀大都是这样起步,所以朝廷现在就严格控制这一点。
只是,不知何宇一个人吐槽,这天下任何一个地方的县令只怕也都是这么想:“朝廷对郡县实力的限制实在太过了。”——一个郡在册的正规兵只有五百之数,而一个县只有区区五十人。
五十人,这能做什么?
五十人守那么大的一个县城,怕是连城头都站不满。至于防守什么的那只能是“呵呵”了。
为了对付这一点,也为了自己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这时代的太守、县令们都想尽对策。能够有家族依靠的自然有家族训练出来的亲信家丁,而像他这样出身寒门的人,自然就没有那么多可以依靠的。
所以,他只能截留县里财政,另外再招募一些衙役,并且尽可能的和县里的那些家族搞好关系。
何宇的胆子不大,县里财政截留的一些,给组织了一只五十人的衙役,用来保护他的安全。上面的人还在盯着,他也不好搞的太过分。
这些年来自上头的监督虽然少了一些,但世道不好了,何宇的队伍自然也就是原来的水准。
就这么一百来号人想在对面的那些乌合之众冲击下守住实在太难。
怎么办?凉拌……
何宇唯一能做的只是祈祷,希望他们不是真的冲着自己过来的。
但,下人的汇报再次令他失望了:“对面的人在在城楼下叫门。”
“什么?”何宇吃了一惊。
叫门?从西边同僚那里传来的消息可不是这样的。人家路过一个县城,可是直接绕过县城就走的。
怎么到我这里就成了这样了!
何宇疑惑之余,又心不甘,情不愿。他不想和这些反叛朝廷的人打交道,但眼下这个局面,自己不出去绝对不行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何宇无可耐何的叹了一口气,迈着巍颠颠的步子来到城头之上。
他向下张望看到了骑着战马往这儿眺望过来的李珏。
他看到了李珏的年轻,也感受到了李珏身上的朝气,只是他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称呼他。
“这位英雄……你来此究竟有何贵干啊?”迟疑了好一会儿,何宇终于开口了,他不待李珏回答,直接又抱怨了一句:“我们梁县地狭民穷,有刚刚遭了兵灾,还请英雄高抬贵手,饶了咱梁县上下一回吧。”
听了他这很不是味道的话语,李珏微微的愣了一愣,旋即苦笑起来。
“上面可是梁县县令何大人?在下是荀藩大人举荐的梁县县尉李珏,今天是来这里赴任的。还请大人打开城门,咱也好交接一下手续啊。”李珏在城下高声喊道。
“啥?”何宇大吃一惊:“他说他是县尉?这怎么可能?哪个县尉会带这么多人上任的?难不成他是世家?可就更说不通了,世家……那个世家子弟回来当县尉这样的活计?”
对于李珏所说的话,何宇完全不信。
不过,李珏的大兵在下,他也不敢直斥李珏之非,当下只得苦笑一声:“李英雄说笑了。我梁县贫瘠,可当不得李英雄这样的大才啊。”
这话说得委婉,可其中的意思也非常明显——人家就是不信,直接当你说的话是玩笑。
李珏对此再次苦笑了。
他不再说话,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一个四方方的小包袱和一卷文书高高的举起:“这是朝廷的绶印和任命文书,大人可命人查看一番。”
“咦,他有印信和文书?”何宇吃惊了一下,这下他也搞不懂这事情的真假了:“难道是真的?”何宇琢磨了一下,或许认为这年头的流民山贼之属还没有复杂到可以以假乱真仿照印信、文书的地步。于是,便命人放下吊篮,让李珏将文书、印信放入其中,将之吊上来查看了。
他心中将信将疑,可查看的结果,却令他相当震惊:“这居然是真的?”
印信的确是梁县县尉的印信,而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