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无耻之极(1/2)
眼前的一切,让方云思绪如潮,看了方家庄农民过的日子之后,他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可惜他现在自身难保,王氏那里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不过方云心里默默地做了一个决定:只要等这一关过去,一定要想办法改变这些贫苦百姓的悲惨的命运。
“走吧,少爷!现在的世道就这样。这些人都还算好的,至少还能活下去,其他地方更惨。
我听说陕西那边很多人为了省粮食,就躺在床上不吃饭,结果就直接饿死在床上。”方福小心的提醒道。
看见方云满脸不可思议的表情,方福倒也不觉得奇怪,他了解的方云本来就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
老爷又是知县大人,在加上极度疼爱儿子的夫人,方云从小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怎么会知道社会最底层老百姓的困难呢。
“嗯!”
方云没有在继续看下去,他现在什么都做不了,再看也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尽管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方家的佃户,这些年方家虽然是由王氏做主,可是王氏主要负责的是对外交际工作,土地方面的工作都是方安梁几兄弟在操作,王氏毕竟是个女人,并不适合经常抛头露面。
而且因为方安栋是县官,按照大明律法,他的土地是不用交田赋税,所以王氏也定了一个标准,那就是收成和佃农五五分。
这样的佃租,勉强能够保证在没有天灾人祸的前提下,佃农能够活下去。不过看这些人的样子,显然方安梁几兄弟背着王氏和方安栋干的‘好事’。
其实王氏原本还想再降低一些佃租,不过被方安栋阻止了,这不是方安栋不舍得那点粮食,而是大势难违。
方安栋身为一地知县,深知普通;老百姓的困境,一心想要在改善农民的处境,在政绩上有一番作为。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更清楚现在士绅们德行,他们一边享受这朝廷给予他们免税待遇,一边拼命的剥削利益,侵吞农民的财产。
他们可以允许王氏向佃户施舍一些小恩小惠,博取一个大善人的称号,但是绝对不会放任王氏破坏行情,否则的话,被打脸都是小事,要是自己手底下的佃户也跟着闹起来,那损失的可就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了。
方安栋知道,一旦王氏真的那样做了,那等于一下就得罪了整个登州府地区所有的地主乡绅,别说方安栋只是一个知县了,就算是登莱巡抚,也不具备和整个登州府的统治阶级作对的能力。
为官多年的方安栋深知,要想让这些地主乡绅主动降低佃租,以减轻农民的负担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在莱阳县划出了一大片的无主的土地,准备拨给莱阳境内的流民和无地的农民耕种。
刚开始开垦的时候,事情进展的倒是很顺利,可惜好景不长,土地刚刚开垦好,就有几十个乡绅拿着地契来找方安栋。
一个个理直气壮的对他说,哪块地,哪个区域的土地是他们的祖产,地契上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叫嚣着要方安栋把他们的土地还给他们。
知道这时方安栋才知道,自己是被利用了,这些地主一个个都是人精,打得一手的好算盘,借自己的手为他们开垦荒废了的土地。
方安栋当然不会同意了,一旦答应了,岂不是意味着自己和数万流民、农民几个月的辛苦全部白费了。
而且在开垦之前,他已经调查过了,这些土地已经有五六年没有人耕种了,所以方安栋也不怕把官司打到巡抚那里去,再怎么说他也是一个知县,岂能吃这么大的亏。
果不其然,巡抚孙元化选择了支持方安栋,而且大力支持,让方安栋方放手去干。
作为两府之地的巡抚,孙元化治理地方的能力远远不如他造枪造炮的本事。上任一年多了,光是东江军和山东本地人的矛盾,就让他一筹莫展,伤透了脑经,对于各地的流民问题,更是毫无办法,只能听之任之。
方安栋一下子帮他解决了几万流民的问题,孙元化嘉奖他都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会去惩罚他。
莱阳县乡绅们见告状没有效,并没有放弃,他们有的是手段,只不过告状这一条是最快的而已。总之不拿回田地,他们是不会罢休,结果很明显,最终还是这些乡绅赢了,因为每过多久,莱阳县知县方安栋就被隔壁县造反的流民给杀死了。
方安栋已经非常小心了,但是他还是低估了乡绅的实力,更没有想到他们竟然杀还朝廷命官。
就这样,为了几万流民以及无地农民和本地的乡绅闹翻了的知县,最后却被‘流民’给杀死了,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这就是登州府乡绅对方安梁不听劝的报复,而那些造反流民,杀死了方安栋之后,立刻就消失了。
不知不觉间,方云已经来到了方氏祠堂的门口,门口已经围了几十号人,一个个面色红润,肥头大耳,油光满面,身上穿的是绸缎做的锦衣,带的是金银打造的首饰。
据方福的介绍,这些都是在方家庄小有身份的人,不过除了和方安栋同姓同族之外,就没有其他关系了。
“这就是明末的社会现状缩影啊,那些只有片缕遮身农户,一天忙到晚都不一定能够赚到一碗饱饭。
这些个穿金戴银的大小地主们,一个个都拥有数百亩上千亩地却依旧不满足,还在为谋夺自己的土地而不择手段,毫无羞耻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