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众人封赏 王允皇甫(1/2)
“朕有此贤臣,大汉何愁不复)”汉帝的一句话比任何赏赐都要有分量,“只不过,这样让朕怎么奖赏你。”
“陛下,孙策现在还小的确不适合封官,既然孙策有心成长,那么陛下可以将赏赐给孙策。”何进出列向孙策提议道。
汉帝点了点头似乎对何进的提议相当满意,不过满意是满意可是汉帝却不想怎么听从何进的。“孙策如此大功,怎么能够只去赏赐一点书籍呢?”汉帝却是向何进质问道。
这何进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如何回答,“还是陛下考虑周全,臣的确没有想到这一方面。”
汉帝看到何进的样子心里舒服了很多,这何进自恃是外戚,手中又掌握兵权。汉军在黄巾之乱的这段时间里没少受了何进的批评,如今汉帝扳回一句,自然开心无比。
“孙策既然有大功劳,又不想继续为官,那么朕就封你吴侯。”汉帝的一句话让整个朝堂突然静了下来。
文武百官一个个面面相觑却不知道要说什么,汉帝的封赏要说合适自热也有章可循。这孙策本来就已经是关内侯了,在加上孙策在巨鹿的功劳,这关内侯却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偏偏是大汉建国几百年来从来就没有这样的先例,一个仅仅十岁的孩童直接被封为吴侯,谁也无法心服口服。
不过要说吃惊,孙策本人却是比所有人更为吃惊,说实在的孙策没感觉自己做了什么,所以也没有想要什么封赏。“皇恩浩荡,臣谢陛下厚爱。”孙策看到程昱给的眼色便连忙向谢恩。
本来文官里还有几个感觉不合常理,但碍于汉帝正高兴不敢去出列劝阻,只想等孙策拒绝之后,再出来劝阻。然而孙策的这一句话,直接封住了满朝文武的嘴,让所有人不得不服。
汉帝封了孙策吴侯之后,对剩下的统领便不再感兴趣,“黄巾已灭,有功之人自然要得到封赏,梁卿这事就交给你了。”这个被叫做梁卿的是大汉的选部部长梁鹄,掌握着天下官员的升降。
“臣一定明察秋毫,不负陛下所托,lùn_gōng行赏。”梁鹄叩首道。
何进身为大将军官职上已封无可封,所以进封为慎侯;皇甫嵩由于先去被封了侯,所以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受伤的朱儁也被拜为右车骑将军,封钱塘侯;薛泰也由将军******封为河内太守,都乡侯。
袁绍和曹操斩下张氏三兄弟的人头,虽然只在冀州有所贡献,却是所有人中封赏最大的,袁绍被封为司隶校尉,而曹操也被封为兖州牧。薛冰被封为军司马,再加上先前封的关内侯,却是一跃千里成为汉朝的中坚力量。至于公孙瓒则被封为奋武将军,这一部分是公孙瓒在黄巾之乱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公孙瓒在边境时的功劳。白信算是最中规中矩的,被封为将军长史,加封关内侯。
孙坚在南阳就是朱儁的头号猛将,在冀州更是攻下三郡一国,此次孙坚被封为长沙太守,更让人吃惊的是孙坚封为乌程侯。这孙氏父子仅此一战便全都封了侯,成为了大汉一支崛起的实力。
至于孙策手下自然也水涨船高,虽然孙策没有接受封赏,可是孙策军却是一个个的加官进爵。程昱封为吴郡太守,张一被封为吴县县令,于禁被封为吴郡郡丞,赵云被封为吴县县丞。
这一刻孙策终于知道了程昱为什么自信满满的说要将于禁赵云留下了。于禁和赵云或许不会放弃官职跟随自己,可是如果将他们的官职分封在自己手下,如此一来于禁和赵云却是不得不跟随自己回到吴郡。
而明眼人一看到这封赏便知道这其中动了手脚,孙策虽然没有担当任何官职,可是在孙策的亲信全部安排在了吴郡。能够如此明目张胆的去封赏,足以表明孙策背后有不一般的实力。
其实孙策背后自然没有实力,但是孙策求了袁绍,如此一来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优势便体现出来了。再加上何进有意培养孙策,所以孙策这种难得一见的封赏便出现了。
如此一来孙策虽然只是一个吴侯,可是却相当于拥有一个吴国。朝中上下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的猫腻,一个个趁着孙策没有离开洛阳,向孙策交好道。就连本来想要横插一脚的十常侍也不敢在这个节骨眼轻举妄动,这一切都是程昱的布置,或许孙策现在不需要,可是孙策早晚会需要的。
……
……
孙策在受赏之后被没有急于离开洛阳,因为在这种城池里孙策还有很多故人和朋友。如今孙策终于不会因为黄巾而提心吊胆,如今的孙策第一次感觉到穿越到这个时代也是那样的幸运。
孙策最先拜访的是王允,这位辟除自己的豫州刺史并没有在这次封赏中出现。不过即便如此王允还是逃过了牢狱之灾,此时王允隐居在洛阳,过着平淡的日子。
“老鄙见过吴侯。”王允得知孙策要来拜访便早早的在门前等候着。
孙策听到这话有些不舒服,于是连忙将王允扶了起来道:“高明何须如此,这让策如何是好。”
王允点了点头道:“老鄙早就知道吴侯非池中之物。”王允看上去有些恍惚,不久前的孙策还是自己手中的小统领可是如今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吴侯,这换了谁也无法接受这种落差。
“若不是高明培养,策何以走到现在。”孙策笑了笑。
王允叹了一口气道:“老鄙受十常侍谗言,不得不隐居于此,所以有些简陋,还望吴侯不见怪。”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