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长安十日》

笔趣阁小说网(biqugeus.com)

首页 >> 长安十日 () >> 第六十七章 难办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geus.com/132112/

第六十七章 难办(2/2)

也好。我走近那石像,什么都没见着,反倒见着嘲风下颚上戳着一张纸,色白泽莹,是白鹿纸。我取下来,上边印着‘通化坊,什一堂,章文谐’九个字。”

时若闻问道:“那字迹呢?”

董武柏摇摇头,“是雕版,方正的很。”

时若闻默然不语,只垂着头,压下心中惊诧。

六月十四日下午,那场大雨中,巡捕司门前的狴犴石像嘴里,也有一张信,写明了“天诛刘千财于西山”,究竟是不是天诛尚不可知,但刘千财的的确确死在了西山。而数日后,大理寺前也有一封信,写着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他深吸一口气,问道:“那通化坊,确实有这所谓的章文谐么?”

董武柏点点头,“通化坊确实有这个人,姓章名文谐,蜀州人,来长安城七年,七年前科举失利,就定居长安。开着一间蜀香斋,算是间老店,卖文房四宝、杂七杂八的

书籍。有街坊目睹章文谐昨晚出门去往西市,但一直到晚间也没回来。而今日蜀香斋也没开门,一直关着。我撞开那店铺,在其中翻出一份花鸟鱼虫录,但揭开暗页,是一份写有十余个名字的名录。”

时若闻不待他说下去,便沉声道:“红底黑字,字迹刻意潦草,先写人名,再写赏金,再写死于何地。”

董武柏点点头,说道:“那页的最末一句,是赵稼姓名,三百零一两黄金,但死于何地并未写。”

时若闻叹一口气,“那倒是好事,赵稼没死,否则青玉洲定要闹事的。”

董武柏却摇摇头,“却也未必是什么好事,什一堂怎的会在长安出现?”

时若闻并不回答,只是背着手在屋子里绕了两圈,回过头来说道:“是不是什一堂尚不可知,要向搜出那印章,看看是哪一位,若是前三,事情就真的不可收拾了。”只是他随即又一楞,笑着摇摇头,改口道:“应当不是,若是前三,赵稼也活不成了。”

董武柏点点头,与时若闻意见相同,“若是前三,确实难办。”

时若闻继续道:“当务之急,一是找出章文谐踪迹,二是搜出更多能坐实什一堂身份的东西,如此巡捕司才有理由介入。只凭一张纸,一个名册,一个下落不明的书生,只怕做不得什么事情。”

他其实心中已经认定,这定然是什一堂无疑,毕竟这么多年顶着什一堂的名头做事的,都死得差不多了。而大理寺前的手段,又与巡捕司前的如出一辙。既然西山是真,那这什一堂想必也是。可这究竟是什么人做的?

时若闻并未将六月十四的那件事讲给董武柏,事关西山,不说为上。但他有预感,之后若是一直查下去,这事情定然也是要告知董武柏的。西山的案子既然交到缉律司手里,那这案子将来归谁还不一定。当务之急,还是要回到赵稼的事情上去。

想到此处,时若闻开口道:“有人给大理寺报信,这本是好事,但手段未免不那么光明正大,是敌是友不好说。而揭什一堂的底,也不一定就是什一堂的对头,说不得是丢卒保车的路子,是敌是友也不好说。万寿节在即,巡捕司人手都在长安诸坊间,暂时还没什么岔子,所以大理寺一时半会也不必着急。董大人自可将此事告知张释之张大人,但请勿要宣扬。”

董武柏了然,只是又有些不放心,“那什一堂这事?”

时若闻神色平静,并不觉得担忧,“什一堂的人自由巡捕司做掉,董大人自可放心,我会吩咐人去查。”

董武柏不再多问,时若闻继续道:“赵稼的事情,既然有董大人去查,我也不多干预什么。”说着,从腰间取出一块牌子,正面刻着一个律字,背面是时若闻的籍贯与姓名,正是巡捕司的腰牌。

时若闻将这牌子给了董武柏,说道:“但既然事关什一堂,这牌子董大人且先带着,去巡捕司找一个叫郑补的主事,他会做准备。”

至于是何准备,时若闻并没说,董武柏却清楚,查这案子,只怕要小心些了。

董武柏点点头,收下腰牌,又问了些巡捕司办案的规矩,问东问西,问的时若闻有些心烦,一时竟想起搭档许久的魏远书来。

/book_87089/31689750.l


状态提示: 第六十七章 难办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