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长安十日》

笔趣阁小说网(biqugeus.com)

首页 >> 长安十日 () >> 第七十九章 昭武阁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geus.com/132112/

第七十九章 昭武阁(2/3)

前这座由天河流沙堆砌成的模型,但金城,却是指藏有兵部、工部合力绘制的所有图纸的兵部大堂。”

时若闻知道,天河流沙是奇门造物,状似黄沙,但遇水则聚,外力袭扰则溃散,用以堆砌地形地貌再合适不过,而若是燕北知说的不错,那金城只怕比玉帐,重要得多。

时若闻心中已有猜测,却还是忍不住问道:“此时在我眼前的是中原局势,若是战时,又是如何景象?”

燕北知抚掌赞叹道:“时大人不愧神捕,猜的确实不错。天河流沙制造不易,但用处巧妙。倘若有一地战乱,昭武阁便可依照金城中的图纸所绘,将此地变为战场,且可通过内力运使流沙,使此处与战场无异,兵家最重时机,玉帐的作用,就是掌控时机。”

时若闻心头一动,问道:“金城中藏有天下图纸,然山川有变时,江河亦会改道,兵部应当还有其他安排才对。”

燕北知赞叹之意更浓,“不错,关于时大人的担忧,兵部与钦天监亦有安排。”讲到此处,燕北知的话夏然而止,时若闻正欲多问,却惊觉此事牵涉国事,一时间悻悻然,抱拳道:“受教了。”

燕北知笑着摇摇头,并不介怀,反问道:“你可知,我为何要与你讲这些?或者说,我为何敢与你说这些?”

时若闻摇头。

燕北知语气平静:“一来,时大人往后每年都会进宫巡防,这些事情必然会知晓;二来,这是郑尚书的意思。”

“郑大人?”时若闻顿觉意外,“这又是何解?”

据时若闻所知,他受封神捕的诏令,是三日前皇上突然颁发的,六阁此前毫不知情,对于时若闻此人,有些官员甚至从未听过,工部、吏部尚书甚至连夜入宫面圣。可以说,他这个神捕来的突然,但细查却似乎合情合理,百官也只当这是皇上显露手段、提拔心腹,并无太大波澜。

三年前时若闻回长安后,只远远见过郑朔一面,两人并无交集,难道自诏令传到昭武阁,郑朔便有这个意思吗?

燕北知解释道:“早先我也不知的,是今日你与大理寺那位少卿谈案子时,我爹,偶不是,燕侍郎亲口和我说的,他说郑尚书的意思是,让时大人你多了解一下兵部。”

时若闻见他神色真诚,也带有些疑惑,所说的话也应当是真。但这是国事,他一个巡捕司的捕快,怎能轻易知晓?郑朔此人公私分明,绝不会因所谓私情故交而对他另眼相看的。

“话虽如此,”时若闻一时踌躇,想了想,才沉声道:“但巡捕司素来不涉朝堂,郑大人的好意在下心领,玉帐金城虽好,但还是莫要再耽搁了。”说罢,视线稍移,不再看身前玉帐一眼。

他昨日面圣,受赐周庭配刀,便相当于接受过一次警告,绝不可在这儿犯下什么忌讳,误了应做之事,思及此处,心中不免有些慌乱,有几分草木皆兵的味道。

燕北知一愣,沉吟片刻,竟发觉时若闻所言不无道理,但他崇仰郑朔,又觉时若闻为人识大体、亦有实干,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玉帐金城之所以被称为三奇绝地,无非是因为江湖人进不来紫禁城罢了。

但既然时若闻坚持如此,燕北知也就作罢,转而道:“时大人方才,定然是好奇为何玉帐金城的消息藏的严实了。其实时大人今日所见的玉帐,是完整的、并不常用的玉帐,而平日里昭武阁中所展示的玉帐,其实是这般。”

说着,燕北知卸下右手护腕,伸手握住身后影壁上一颗拳头大小的珠子,稍一用力,时若闻便听到一阵细微的机括声,又觉地面微颤,这感觉有些类似,时若闻一瞬间便想到了巡捕司中那座江湖称之为镇魔楼的牢房。

随着一阵机括声,陷坑中的九州地势图悄然散成流沙,起伏不平的沙盘化作平坦黄沙,随即有木板、石板层层掩盖,末了,时若闻面前便只剩下一大片宽阔场地,原先的流沙仿佛从未存在过。

燕北知笑着道:“这才是人们常见的昭武阁。”

没有了玉帐,昭武阁中便只剩下那座金城。时若闻看着有些空旷的昭武阁,好奇道:“昭武阁中的官员,似乎太少了?”

燕北知点点头,一边将他带到大堂门前,一边回道:“万寿节当日有三军演练,事关重大,兵部诸官员都要参与,时大人

也是知道的。”

万寿节中,这场军演浩浩荡荡,振奋国威,中原各地的来客,多半数是冲着这个,才不远千里来到长安,届时朱雀大道上兵戈耀日,甲胄如城,就那么在朱雀大道上走一遭,便已然是朝廷最大的脸面。

时若闻点点头,却对这个回答不甚满意,“那也不必,如此这般……空旷吧。”

燕北知推开大堂正门,展现在时若闻眼前的是一座空屋。一排排案几之上文牍整齐,案几后却空无一人。整座昭武阁,似乎只有这两人。

“时大人有所不知,”燕北知瞧着也有些纳闷,“今年的万寿节,兵部但凡有名有姓的,都得再军伍演练中做事,有的要负责布阵排兵,有的甚至还要亲自上场。时大人,不瞒你,这次的万寿节,圣上看的很重。”

时若闻心中记下他的话,随即状似不经意道:“谢燕统领提醒,只是也不知是为什么,难道是这次是日子特殊?”

燕北知俯身从大堂临门处的案几上翻找着册子,随口回道:“谁知道呢?有人说是圣上五十寿诞,知天命之年,想要不一样些;

状态提示: 第七十九章 昭武阁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