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教子(1/2)
京师,上书房。
“最近怎么样啊?”
朱允炆一边看奏章,一边问道。
“父皇,最近挺好的!”
“嗯!”
“刚才儿臣去见母后了!”
“哦,你母后怎么样了?”
“好一些了,不过还有些咳嗽!”
“嗯——等朕忙完了,晚上去看看她!”
“谢父皇。”
“今天有什么事情吗?”
“父皇,”
朱文奎挠了挠脑袋,笑道:“父皇真是明见万里,儿臣这点小心思,一下子就被父皇看出来了!”
“呵呵,说吧!”朱允炆搁下笔,将奏章用镇纸压住,抬头道。
“父皇,儿臣有个疑惑,张辅的赏赐是否有些过了?”
“哦,说来听听!”
“张辅今年不过三十三岁,且早年有从逆经历,但轮台一役,父皇却立刻敕封其为武安侯,几于历城侯比肩,成为父皇敕封的第三个侯爵,这个封赏,是否有些过了呢?”
“是不是有人让你打听的?”
“不,不,没有!”
朱文奎脸色发红,连忙否认。
朱允炆笑了笑,沉思了一会儿:“文奎,你是不是认为张辅的功劳过于偶然,不值得重赏?”
“这个,这个,确实有一点。”
“偶然,并不能因此抹杀他的功劳,文奎,你还记得蓝玉吧!”
“蓝玉?那个逆贼?”
“呵呵,”望着儿子疑惑的眼神,朱允炆摇了摇头:“朕说的是其捕鱼儿海之役,你觉得那次不偶然吗?”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自庆州北上捕鱼儿海,千里奔袭,冒着沙漠大风突袭元军,元军猝不及防,全军崩溃,高皇帝曾经以‘药师、卫青’称之,可见其功劳之大。”
“但纵观全局,蓝玉的功劳,偶然性也占了很大因素。”
“朕知道,你必然是受了你身边的文官的影响,比如方孝孺、杨溥这些人——”
“父皇,我——”
“没关系,朕没有责怪你的意思,”朱允炆摆了摆手,道:“文奎,朕今天就和你说说文臣和武将的区别。”
“文臣,大多都是从科举上来的,他们依靠的是十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的寒窗苦读,才能脱颖而出,成为进士,至少也要进国子监,才有机会入仕为官。”
“入仕之后,文臣们靠的是经年累月的处理政事,埋头于案牍之间,逐步历练,逐步积累功劳,再逐步晋升,再从地方官转为京官,入六部,最后其中的佼佼者才能入文渊阁理事,达到位极人臣的顶峰。”
“文臣仕途大致如此!”
“而武将则不同,历朝历代,开国初期,往往名将辈出,金戈铁马,横扫四方,但到了中期、晚期,武将不仅不能战,还经常投降敌国。”
“当然在那时,文臣也差不多。”
“所以到了王朝末期,反抗到最后一刻的往往是乡军民勇,以及一些落魄文人,很讽刺吧!这些没有沐浴皇恩的人会起来反抗,那些满口忠诚的文臣武将们却会投敌——”
说到这里,朱允炆不由得有些感慨,有些自嘲的笑道:“当然,我们大明也会有那么一天的,即使高皇帝苦心孤诣,打造了完美的制度;即使朕继承高皇帝余烈,横扫四夷,大明最终也免不了那一天啊!”
“父皇——”
也许是感觉到父亲的伤感,朱文奎连忙道:“不会的,不会的,我大明会千秋万代的!”
“呵呵,”
朱允炆苦笑:“文奎,你不必伤感,这都是自然规律,如同人有生老病死一般,王朝也有盛衰之数,无法避免,所以只能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父皇,”
朱文奎犹豫了一下,起身跪倒在地:“父皇,儿臣一定继承父皇之志,扫平四夷,为大明百姓塑造一个朗朗乾坤!”
“你起来吧!”
朱允炆起身将儿子扶起,正色道:“你的孝心朕知道,朕希望你能够成为一代明君,这样我们大明的百姓能少受些苦,我们华夏这个民族能够少一些磨难。”
“儿臣谨记!”
“再接着刚才的话,”朱允炆轻轻敲了敲桌子,提醒朱文奎注意:“武将没落的原因有二,第一是武将没有良好的培训、考评、晋升制度,第二是承平日久,军纪涣散,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且皆不识干戈。”
“武将的培训,朕通过武学来解决,承平日久的问题,很难解决,朕通过复员制度能够延缓这个过程,只不过太花钱了,而且士兵复员回乡,很容易争强斗狠,产生许多治安问题,这一点,许多文官都很诟病,但你要记住,士兵复员制度必须坚持,这是大明朝长治久安的重中之重。”
“至于武将的考评、晋升,是很微妙的,因为这都依赖于军功,不能打仗的军队是没有价值的,而获取军功,是要付出鲜血、付出生命的,所以必须重赏方可;另外任何军功,都可以说是偶然,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这种偶然实际上是士兵的生命、主将的韬略、决断以及后勤保障等等因素集合起来,才有可能达到的,并不是坐等天上掉馅饼的。”
“所以武将晋升,必然会引起争议,但你要记住一点,结果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过于注意细节,在细节上苛责武将,那么武将很快就会和文人一样,瞻前顾后,不敢决断,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从上面这些,你可以看出文臣和武将的区别,武将重事功,文臣重规则,所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