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两个皇帝零距离 上(1/1)
(加我微信公众号“猎户星座”可以免费收到手机推送的历史故事哦。)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认为那些跳舞的人疯了。——尼采
回看统万战役,拓跋焘赢得确实侥幸。有人也许会怀疑那个投降赫连昌的罪犯是拓跋焘故意派出的间谍,这一切都在拓跋焘算计之中。我看不像:
首先,如果这是北魏派出的间谍,长孙翰就不会劝拓跋焘避战,因为北魏骑兵必然已经做好准备,严阵以待了;
其次,从战役过程看,拓跋焘险些命丧阵中,说明此时北魏骑兵确实人困马乏,战力不足,否则第一次统万之战时拓跋焘赢得那么轻松,而第二次赫连昌在派出2万精骑南下长安的情况下,用3万步骑和拓跋焘几乎打个平手,其中的差异也许就是北魏确实断粮了;
最后,赫连昌又不是傻子,军事决策都是综合战场各方面情报所作出的判断,这个罪犯提供的信息应该也只是个佐证而已,赫连昌不可能把决策基于这个不知根知底的罪犯身上的,赫连昌应该从种种迹象和情报中了解到拓跋焘确实军中断粮,已是强弩之末了。
但战役的结果却是北魏军笑到最后,拓跋焘的临危不乱和逢敌亮剑的气质主宰了整个战役的走向。
2015年春节刚过,我正好去陕北靖边县出差,工作之余顺便实地游览了统万城的遗址。当年巍峨的统万城现在只留下几个夯土城墩子以及一段残破的南城墙,由于统万城用泥土和米浆夯筑而成,颜色发白,所以当地人叫这里“白城子”,由于陕北话白城子听起来像“白城则”,所以当地政府干脆命名统万城遗址旁边的村子为白城则村。
统万城建筑在陕西常见的一种地形--“塬”上,“塬”其实就是一个台地,台地往北是著名的毛乌素沙漠,台地南面是无定河上游的一个支流红柳河冲击出来的谷地,统万城的南城墙基本沿台地边沿建造,俯瞰着这一片谷地。
从军事角度讲,从南面进攻统万城或者通过控制水源来威胁守军都十分困难:红柳河是个天然护城河,而河流冲击出来的谷地是难以逾越的堑壕,城内因为紧邻河流,在城中开挖深井就可取水,进攻方也很难对河流动手脚,否则会被居高临下的守军射成筛子,而城堡在高高的台地上面,想引水灌城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进攻统万城只能选择从西、北、东三个方向强攻,而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统万城西南城角堡垒的高度就超过了30米,而最不需要加强的南城墙遗址也高20米左右,可以想见西、北、东三个方向的城墙和堡垒只会更高更强。
台地北面就是毛乌素沙漠,攻城部队很难就近找到大型树木制作攻城机械,这也就是拓跋焘为何最初在黄河北岸的阴山大肆砍伐树木,制作好器具之后准备长途运输到城下的原因,可是步兵运送攻城器械跨越毛乌素沙漠必然拉长行军时间,对整只部队的后勤保障是个严峻的挑战,所以拓跋焘一过黄河就筑城自守,留下辎重部队,这也是无奈的选择。
骑兵倒是可以快速穿越沙漠,但骑兵在这样的坚城之下又能有多大作为呢?所以从理论上看“统万城”确实是一个不可攻破的“超级堡垒”。可就是这个超级堡垒,在它落成后不到10年的功夫(建成于公元418年),就被拓跋焘轻松拿下,让人不得不为统万城的缔造者赫连勃勃感到惋惜。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天险,只有凝聚的人心才是不可攻破的万里长城!
拓跋焘攻下统万城之后,把城中上万美女(各种皇后、嫔妃、公主、宫女),数不清金银财宝,以及成群的牛羊、马匹都奖赏给全体将士。拓跋焘当然也没亏待自己,把赫连勃勃的三个女儿收入后宫。
北魏南征大军在统万城狂欢了两周后,拓跋焘担心柔然趁机入侵,在留下足够部队留守统万城之后,率领主力返回平城。此时还在长安地区的赫连定听到统万城失守的消息后,无心恋战,率部撤回上邽,和赫连昌汇合。
驻扎在长安的北魏大将奚斤建议拓跋焘派他继续追击,拓跋焘起初并不同意,在奚斤一再请求下,给奚斤补给了部分军马之后同意其兵发上邽。不过这次人算不如天算,奚斤的部队在上邽城下爆发了瘟疫,大批战马死亡,军兵还缺乏粮食,奚斤只好派出丘堆在附近筹粮,北魏军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激起大夏国百姓的反抗,赫连昌趁机反击,丘堆大败,奚斤无奈,只好收拢部队,在安定自守。
眼看奚斤的西路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这时监军安颉(拓跋珪时代的外交部长安同的儿子)建议奚斤说,“我军远征敌寇,反而被围困在此地,眼见没有补给,士兵缺吃少穿,这样下去迟早被困死,与其这样不如和赫连昌决一死战。”
奚斤不以为然,“我军缺乏战马,以步兵和赫连昌骑兵对阵必败无疑,不如死守等待援军。”安颉苦谏无果,暗地和将军尉眷收集战马,招募敢死队员。
一天赫连昌又一次进逼安定,正在指挥攻城,安颉和尉眷带领敢死队突然杀出,北魏出城士兵虽然少,但个个奋勇争先,赫连昌一不小心马失前蹄,摔下马来,北魏士兵一拥而上,活捉了大夏皇帝赫连昌。
北魏皇帝拓跋焘和大夏皇帝赫连昌即将“零距离”对话了。赫连昌命运如何?我们下次再说吧。
;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