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颖阴诗会(2/2)
女蔡琰途径颖阴县,恰好刘冕又久闻蔡邕的大名,遂千呼万求留下了蔡邕。蔡邕因光和二年触怒了灵帝身边的宠臣宦官,被下狱,后来发配朔方郡,光和三年大赦,遂准许蔡邕返回原籍。但蔡邕又惹怒了五原太守王智,王智是中常侍王甫的弟弟,遂密告蔡邕心怀怨恨,诽谤朝廷。蔡邕心中担忧,于是绕道颍川郡想远走益州,途径颖阴县恰巧碰到刘冕父子,遂在驿站中住了下来。此时凉亭高台之上,正中坐着蔡邕蔡伯喈,蔡邕左手边坐着县令刘冕,两边坐着附近有名的名士大儒。正面对着两侧的摆放着诸多案几,分别对应各片世家的位置。其中有荀氏、钟氏、方氏、陆氏、郭氏、乌氏、赖氏等。此刻在各个家族的区域分别坐满了青年才俊,也有翩翩佳人粉纱遮面,含羞害臊的打量着到场的才子。
在凉亭周围驻扎着三队军官,汉朝军制十人为一伍,十伍为一什,十什为一队。三队就是三百人。三队军队散布在凉亭四周,维护着治安。
此时荀磬等人刚刚来到凉亭附近,站岗的军官看到颍川荀家的马车便下令放行通过。而聚集在入口附近有很多人被拦在外面,大多数是一些寒门士子和附近的百姓。
其中一个身穿破布青衣的俊朗少年略有些羡慕的远远望着凉亭下的才俊,有些低落的回头走去。
“恩?郭嘉?”荀彧从马车的窗户远远的看见书院的书童郭嘉,嘴里嘟囔了一句。
“停车,在哪呢,大兄,你说的郭嘉是书院的童生吗?”荀磬心中一震,连忙让马车停下跳下了马车。
荀彧跟着下了马车,伸手指向远处的青袍少年,道:“是呀,郭嘉是六叔父在游历的时候带回来的,天资聪颖,年级轻轻就见识匪浅。”
“郭嘉!“荀磬远远的喊了一声,正要离开的郭嘉听到有人喊他,抬头看了一眼。郭嘉不认识荀磬,但是却和荀彧相熟。便小跑过来道:“小生见过荀公子!”
“郭嘉,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六弟荀磬,此前一直随家父在济南国,这次回颍川也是要到书院学习,你们年纪相仿,一定能成为很好的朋友。”荀彧看得出荀磬对郭嘉很感兴趣,便给他引荐道。
“你好郭嘉,我是荀磬,既然来了,就一同进去吧,看看这诗会有什么才子佳人。”荀磬热情的拉住郭嘉的手,一入手便感觉郭嘉瘦骨嶙峋,很明显营养不良。回想起史书中记载郭嘉家境贫寒,是以成年之后一直服用五石散,且好酒好色,是以英年早逝。
郭嘉有些不适,但荀磬力大,便半拖半就跟荀磬走了进去。
而此时已经开始了。只见有一青年才俊站在过道左右踱步,摇头晃脑般吟道:“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采葵持作羹。羹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向东看,泪落沾我衣。”
念完之后会场久久无人做声,直到蔡邕轻轻鼓起了掌,人们才从悲伤的情绪中醒悟过来,顿时雷鸣般的掌声响起。
“乌公子好诗,好诗啊!”
“乌公子真不愧是颍川乌氏的青年才俊。”
…………………………
荀磬等人纷纷落座,荀彧和荀俭坐在第一排,荀磬拉着郭嘉坐在了第二排,采儿坐在荀磬的左侧,而荀棐早已不见了踪影。
荀磬问了一句,荀采道:“找他的相好去了!”
荀磬顿时满头冷汗,心道这小祖宗可真是什么都敢说。
落座的荀彧荀俭对着县令刘冕点了点头,刘冕附在蔡邕耳边低语了几句,蔡邕的视线转到荀彧和荀俭这边。荀彧和荀俭对着蔡邕拱了拱手,蔡邕含笑点了点头。
最近有书友说汉朝度量衡尺的问题,小六这里也总结了不少问题向大家说明一下:
第一点,首先张机在光和三年(公元180)并不是长沙太守,只不过为了剧情需要做了一些改变。
第二点,汉朝尺的数据,一尺大概等于现在的20多厘米,为了书写方便统一当做一尺20厘米,例如荀磬十岁八尺160不算夸张,首先荀彧从小便在张机身边,一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各类元素,二来练习强身健体之术,长成160厘米并不夸张。
第三点,书中人物荀悦、荀采、荀棐、蔡琰等人并没有史料记载其出生年月,为了小六的剧情设计,一律按文中所著,如有和历史冲突,欢迎大家指正。
(本章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