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青塘名士(1/2)
“在这个科技高速发达、信息无比畅通的世界里,会存在古风之雅士、fēng_liú之名士吗?似乎在前朝之后,雅士或名士已经绝迹,替代的是抄袭和浮夸、代写和虚传,再难有一篇雅文现世了,更难有一篇名著为世人所认同和追捧。
什么原因?或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太过快捷和随便,又或是崇尚经济之下的人性浮躁带来的文风堕落,到处是欺骗和作假,以至于文章无可读之句,语言无信人之处,导致了雅士或名士赖于成名的名篇没了市场,于是乎,雅士名士不再写文章了,改做生意了!
相反,古代与文人墨客相映辉的那些歌伎戏子们,反倒是越发的出人头地,立于名流之顶端,挥金如土,偶尔露几个歪歪斜斜的毛笔字,附一下雅,倒真的如名士附身,随便一拍卖,就是百姓几百年上千年的收入,这是没有真名士下的悲剧和笑话!
所以,没有雅士名士的社会,留给下代的会是什么?难道像现在一样再去翻看几千年或几万年前的书籍,因为无真正的精神食粮?怎么办,难道用金钱塞满脑袋来指导我们的日常行为和规范我们的道德体系吗?
不,显然不能,万万不能!所以,请张开你们的嘴巴一起呐喊,举起你们的举手,共同去呼唤和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真雅士、真名士吧!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暂时发现不了绝世好文,那么,就用眼睛!”
这篇文章不知道是谁写的,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京都各大高校流传,唤起了学生们沉默已久的书生意气,引起了学生们的高度认同感,并迅速得到转发扩散,一日之间,季国各大学校都传遍了!同时,季国的各大媒体也纷纷呼应,权威时报《京都时讯》专题转载并评论,号称是新时代文化运动的火种。
很快,这个火种由京都国院点燃了,口号叫:“新文化、真名士”,并创办了社会团体叫:名士社。
名士社很快发表专题文章,并附上京都国院门口那副余平秋的书法作品,声称余平秋是新时代当仁不让的第一名士!
凭什么?就凭一幅字!是的,字!
该文章一出,赞同声就占了多数,少数异议特别大的也随着季国艺术文化院的发声而停止。
季国艺术文化院是季国最权威的艺术文化机构,没人敢质疑他的公正和权威。该机构也在《京都时讯》上发了一段认证通报:余平秋先生之《兰陵王别》,经鉴证,其字形首创,字意通灵,字境入神,无标准可定,经鉴证委员会一致研究通过,授予季国唯一顶级书法家称号。若其本人愿意,可仿古风,称名士,入国典。
季国艺术文化院此文一出,京都各高校沸腾了,余平秋是谁?那是京都国院的牛人,居青塘小筑,有着知过去、预将来的神鬼之能,加之有着天下少有的书法功底,他不是名士谁是名士!
青塘名士余平秋!
季国有多少年没有名士了?虽然季国高层人士都清楚,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文化运动,但对季国有害吗?没有!相对于那些歌手明星的抄作,这个更应该鼓励和支持!
青塘名士,好,既然民间自发而名,那就遵民意好了,《京都时讯》两次发文力挺,声称余平秋是当代绝无仅有的青年才俊,是年轻一代中当之无愧的真名士,呼吁季国青年以余平秋为榜样,努力学习,为国争光,为把自己培养成季国的真名士而努力奋斗!
京都国院的名士社马上出了一张名士榜,余平秋三个字位于榜首,后面则空空如也。
名士社解释道:古人云,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fēng_liú。何谓名士?德行贞绝,道术通明,王者不得臣,隐居不在位者。
余平秋自小长辈失踪,独自一人撑起一个家,又能够始终坚韧不拔、奋发向上,考取京都国院,耗时两年完成博士学业,成为现任京都国院院长唯一入门弟子,后又考入太海生物研究院,不靠师门,独立闯出一片天地,为太海的基因解锁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又以一人之力,统一天门诸派,得到中书苑的嘉赏和季国艺术文化院的肯定,在当代青年之中享有很高的名望。
此为名士乎?真名士也!
所以,真名士的标准就定下了,简单说就是:品行优良、才学卓著、人格独立、隐居不仕。
余平秋完全对得上,那接下来名士社就会用这个标准来挖掘当代真名士了。
那被定为名士有何好处?《京都时讯》上说:“首先自然是名声大增,会带来社会信用度的极大提高,其次,有了余平秋作为先例,接下来的名士定然也需要季国艺术文化院认定,这是一张高逼格的资格证,是敲开人生的黄金大门的不二法宝,其三,季国政府相应地会出台一些配套的政策,比如免试入仕,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免费参观景区,免费提供住宿,免费医疗,免费提供创业金,高额奖励艺术文化作品等等。
那么,你想成为名士吗?很想吧?那么,从现在开始,请追寻余平秋的步伐前进吧!”
《京都时讯》这么卖力地为余平秋宣传,有不少人发出质疑,但又能怎么样?季国确实太需要来一场文化的盛宴了。
此后不久,《季国时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没有指名道姓说余平秋,但直接肯定了京都国院发起的这次“新文化,真名士”运动,号称是季国新时代文化的觉醒。
随后,季国各相关部门也开始响应,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