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1)
想要保持竞争力,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
19年的夏天,一个青年从遥远的湘西来到北平,踏上了他的求学之路。在此之前,他几乎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现代学校教育,大部分知识都是自学得来的。他的最高学历,仅仅是小学毕业。他来北京的最大目的,就是要学习新知识。
然而,对于一个举目无亲的异乡人,要在这样的大都市里生存下来是相当艰难的。不过这位年轻人并没有想那么多,而是见缝插针地寻求学习的机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来到北京没多久的他,很快发现了一条最佳的求学捷径,在北京大学旁听。
他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主要选取文系、历史系、日语系等系的课程,一边在北京大学旁听,一边在香山慈幼院打工,一边勤奋写作。他忙得像停不下来的陀螺,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正是凭借这这种好学的精神,他在各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24年,他迎来命运的转机,作品陆续在《晨报》、《语丝》发表,四年后,当他迁居上海,与丁玲一起创办《红黑》杂志,此时他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了。
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位年轻人进入了创作高峰期。他开始用小说打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随着创作的渐入佳境,他从北大的一个不为人注意的旁听生,成为名扬一方的教授、作家,成为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文学大师。
这个年轻人,就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很多人只看见沈从文的成就,却不知道沈先生的求学之路也是从旁听生起步的。沈从文有这样的成就,靠的是什么呢?除了本身的聪慧之外,考的就是不断学习在学习。沈从文先生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习是无止境的,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如此,才可以登堂入室。
状态提示: 95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