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读书(1/2)
陶墨笑了笑,不再追究他的言不由衷。朱文均能这么轻易放她进来已是不易,她可不想把他惹毛了。
“我也喜欢读书,母亲答应我明日让五娘陪我去书店选书,兄长有没有喜欢的书?我可以帮你带来。”陶墨道。
她确实向姜氏求了去书店买书,不过不是因为朱文均,而是因为她听说京城出现了名叫报纸的东西,想去探一探究竟。
朱文均拒绝了她。
陶墨也不心急,以朱文均表现出来的戒心,能让她坐在这里已经不错了,再进一步没有那么容易。
她不算特别有耐心的人,但攻心的事,急不得。
她又在朱文均旁边自顾自地说笑一阵,朱文均一身清冷,冰凉得像是冬天傲雪枝头的冷梅,又莫名其妙地有一种失意沉默之感,不管陶墨说些什么好的坏的,都再难挑起几分情绪。
陶墨便以不打扰对方读书为由,告了退,自行回去。
回到自己的院子,大老远地就见到枝月严阵以待地守在门口,陶墨以为有什么事儿,见了面才见枝月脸上并无焦急之色。
“怎么了?”陶墨问。
枝月福了福身子,道:“刚刚夫人遣了云儿过来,问您去不去同夫人一同用饭,婢子推说您在屋里小憩,她便说过会儿再来。”
“你这样严肃的样子,不是明晃晃地告诉别人,我不在屋里吗?”陶墨好笑道,“我只是去府里转转,也不是什么大事,你不必太过在意。”
枝月才听了前面半句,脸色就白了,连忙想要下跪道歉。
陶墨扶住她,自己这个贴身婢女什么都好,就是总是脑补太多,把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事看得太重。陶墨想了想,安慰了枝月几句,就见云儿从外面过来。
陶墨便随云儿一同去到姜氏那儿。
朱景山身为三品大员,家里没有几个妾室是不可能的,朱五娘和朱文均就不是一个娘生的。姜氏同朱景山也只是相敬如宾的关系,不过在她们回来的第一天,于情于理朱景山都是要来姜氏房里坐一坐的。
故而陶墨进门看到同姜氏面对坐着的朱景山,并不感到惊讶。
“阿耶,阿娘,女儿来晚了。”陶墨行礼道。
朱景山点了点头,他对这个女儿是心有愧疚的,但之前她刚来的时候,一股小家子气,做事冲动不过脑,他忍着没说什么,心里却也不喜。这次从甘阳城回来,看着倒是得体了不少。
姜氏叫她到一旁坐。
陶墨安安静静坐下。
杨姨娘并着朱五娘在一旁坐着,对陶墨简单行了个半礼。
一顿饭吃的安安静静的,朱景山时不时问两句话,姜氏答了,便又回归沉默。
陶墨第一次同朱家这几个人坐在一起吃饭,见到这个氛围,不由愣了一愣,但还是很快搁下碗筷,问道:“阿耶,阿娘,女儿之前在甘阳城,见二姐出口成章,便也想寻些书来读……之前同阿娘说了这事,却没说清楚,女儿想读些《四书》,不知阿耶可否同意?”
“《四书》?”朱景山问道,“女子读什么《四书》?你字认全了吗?”
陶墨早有准备,道:“字已经认识许多了,再说,还有枝月在我身边呢。”枝月作为姜氏特地放到她身边的婢女,衷心自不必说,文采技艺也都能比得上半个闺秀了。
不等朱景山说话,陶墨就继续说道:“女儿养父母因为一场洪涝就双双没了,女儿一想到大周的土地上会有许多因为一些天灾**而死的人,就感到难受,不想什么都不做地享福,就想读读书,就算想不到什么法子,也能有所安慰。”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红着眼圈,眼眶里蓄着泪水却不掉下来,神态角度都端的是一副楚楚可怜的圣母白莲花模样。
杨姨娘看她的眼神立马就不对了起来。
但爱女心切的姜氏和不了解女子的朱景山却没发现陶墨的不对,姜氏还为女儿的心善感动不已。
陶墨的话讲的没有余地,却做好了朱景山不同意的准备,肚子里的腹稿都打了好几套,表情也准备了好几种。却不料朱景山听了她的话,只是深深地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就叹了口气,拍板同意了。
陶墨便也见好就收,她可没有勾引朱景山的意思,不过是博取一下同情罢了,如果真的惹出了什么才叫糟糕。
朱景山不知道在感慨些什么,听到她的话没有责备或是嘲笑,倒还亲切了许多,饭后亲自带着她去书房挑书。
那书房平常是不给她们这些不相干的人进的,朱五娘见到朱景山要带陶墨进去,也只有羡慕的份——她可没有兴趣读那些书,姨娘给她使再多眼色她也不会去读的。
朱景山的书房布置的十分简约,没有她以前看到的宁国公的那样威严华贵,但藏书也不少。
陶墨从书架上随便挑了《论语》《大学》这样的基础读物,又帮朱文均带了《礼记》《尚书》《周律》等科举用的到的书。她注意到许多书上面都落了些灰尘,有一段时间没读过了,朱景山见到她一下子拿了一堆的书,也不斥责她,只笑着说了句:“贪多嚼不烂。”,见陶墨只是象征性地抽了一本出去,余下的都抱着不撒手,便也由她去了。
陶墨从书房出来,小厮把门关上。
陶墨转过身,见到缓缓关上的书房门里面,朱景山站在书架前叹气,面容悲伤。
陶墨这才突然理解到朱景山在感慨些什么:他们这些读书人,在刚刚入朝为官的时候,都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