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生死之争(十)(1/2)
“老臣认为德王无罪。”一个宏亮的声音从武将班列中响起,一个人缓缓走出来,竟然是武威将军关慕豪。
众人皆大吃了一惊,关慕豪十几年未曾上过朝堂,而且大家都知道,关慕豪从不干涉朝政。
萧天暗自吁了一口气,注目道:“关爱卿何以如此认为?”
“老臣也是常年领军打战之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况且此次出征舒阳是大胜而回。老臣听闻德王攻打舒阳城兵不血刃,使贼军诚心归降,这是何等的大智大勇。一个得胜之师回京,理应会受到皇上的褒奖,如不是有什么紧急事情发生,德王怎会急忙赶入京城。事后证明,德王赶回京城的当日,正是红灯会逆贼祸乱方起。所以老臣认为,德王回京是为救驾而来,理应有功,岂有罪过!”关慕豪义正辞严地道。
“这只是关老将军的推断而已,无理可循。”辛追辩解道。
关慕豪转身望着辛追,冷笑道:“敢问辛大人,是朝廷律法重要还是皇上的安危重要?”
这一句话顿时问的辛追哑口无言,按照律法来说,表面上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皇帝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律法是由皇帝亲自审定颁布,任何律法也不能凌驾于皇帝的威仪之上。辛追即使再宁折不弯,他也不会笨到用律法去挑战皇帝的威仪。别看关慕豪性格爽直,但战场的风云随时变幻,他的智谋可一点不差,否则哪里能成为独当一面的神州名将。
关慕豪的话震惊了整个朝堂,大殿上顿时变得鸦雀无声,这是一个无法反驳的问题,众大臣无人敢再开口。关慕豪倒不是因为萧震得罪了他,挟私报复,反过来帮助萧逸,他已听人说起萧逸在舒阳的所作所为,用反间计成功瓦解贼军,又令人暗中潜入贼军巢穴,几乎毫无伤亡不费吹灰之力就成功平定了这次叛乱,这是何等高明的战争谋略。所谓英雄惜英雄,从情感上来说,他很赞赏萧逸。
一个初出茅庐的皇子,一点也不逊色于叱咤四方的战将,若仅仅因为律法上的规则受到惩罚,这是何等不公的待遇。关慕豪自己也是一名军中主帅,懂得战争的艰难。关慕豪替萧逸力争辩解,也就丝毫不觉奇怪了。
有些保持中立的大臣,听到关慕豪的分析推断,觉得很有道理。没有哪个取得胜利的主帅,会不愿意接受皇帝的褒奖和京城百姓的夹道欢迎,而选择偷偷摸摸地回京。于是便有几个大臣打破沉默,附和关慕豪。
萧天正需要这种效果,他故意踌躇了一阵,缓缓地道:“关爱卿所言朕细细思量,相互映照,合情合理。不过德王毕竟还是触犯了行军主帅不得擅自脱离大军的律法,姑念在德王平叛有功,功过相抵,朕既不褒奖也不惩处。德王,你有异议吗?”
众大臣为他之事唇枪舌战,萧逸在旁却泰然处之,好像并不关心一般。此等风度襟怀令一直观察他的关慕豪大为惊叹,他再想到萧震那种无赖般的手段,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萧逸闻言跨出一步,平静地道:“谢父皇恕罪,儿臣没有异议。”
于太的脸色阴沉了下来,这第一会合明显是他输了,他没想到半路上会杀出个程咬金,关慕豪居然会站出来。他在早朝前就已从于贞贞那里得到了消息,关慕豪决意退婚,这件事对他整个布局非常不利。问题出在哪里?他已从于长虹口中得知醉仙居发生的事件,以及他留在贤王府的人回报的,萧震的弄虚作假已被关慕豪察觉。萧震就像个扶不起的阿斗,他知道情况再这么发展下去,萧逸离太子之位就会越来越近。
幸好他手里还有第二张牌可以打,而且他已料定,皇上会与他看法一致。于太不慌不忙地出班启奏:“皇上,这项决议足以体现皇上的大公无私,臣等心悦诚服。只是那钦犯关洛云聚众谋反,扰乱朝纲,不杀不足以明国家法度。臣请皇上,立刻下旨将关洛云押赴市曹,以正国法。”
萧逸可以不顾个人利益,但他曾亲口答允关洛云,保他无事,大丈夫行事,一诺千金。关洛云正是因为相信他,才心甘情愿接受招降。此时见于太奏请处决关洛云,哪里顾得上思考,也上前禀告道:“父皇,关洛云是受许贸蒙蔽,尔后主动投降朝廷,使百姓免受战火之苦,其身并无大过。父皇若杀了关洛云,岂不寒了受降兵士之心,舒阳仍会发生祸乱,请父皇三思。”
于太心中暗喜,萧逸果然中计,萧天最恨的便是造反谋逆之人,于太已从于春那里得知,萧逸极欲保住关洛云,甚至当众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向关洛云手下的那些投降兵士做了担保。萧天欲杀,萧逸欲保,他们父子之间就会产生隔阂与争论,这个关洛云成了离间他们父子之情的助推力。
萧天皱起了眉头,早前在泰和宫他们父子就为了这个关洛云有过一番争执,他已提醒过萧逸,关洛云非杀不可,怎么此际当着朝臣之面又为关洛云求起情来,岂非有些不识好歹。
“德王,叛乱是重罪,怎能随意宽恕。至于你说的那些受降兵士,他们若还敢聚众生事,朕同样还可以令大军征讨他们,至再无一人有叛乱之心为止。”萧天加重了语气,也是含有对萧逸的警告之意。
萧逸性格平和,唯独对关洛云不能兑现承诺,已生了歉疚之心。若连性命都不能保住,有何面目再立于天地之间。骨子里的硬气在此刻呈现了出来,浑然忘记这是在朝堂之上。萧逸昂然于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