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神羊法冠(1/2)
“二哥,你莫非想我参与进来?”
沉默良久,狄仁杰压低声音问道。
裴行俭点点头,道:“诡异横行,邪崇肆虐。
自天可汗驾崩至今,圣上登基,虽有长孙、褚遂良两位阁老辅佐,也只能勉强维持平稳。圣上是明君,但性情温和,不似天可汗那般杀戈果决,想要彻底掌控朝堂,怕是有些困难。圣上一日不得掌控全局,朝堂之上就会有诸争纷。争纷多,则政令难行;政令难行,则时局更加混乱;时局混乱,则邪崇也会越发猖狂。
此次诡异闯入县衙,看似鬼神争纷,实则这背后,少不得人为操纵。
李太史可镇压长安诡异,却难平叵测人心。我需要你帮我找出真凶,尽快解决争纷。”
狄仁杰一脸苦涩。
“二哥,你太抬举我了吧。”
“我不是抬举你,而是你有这等手段。”
裴行俭说到这里,强撑着坐起来。
狄仁杰连忙把被褥垫高,让他靠在被褥之上。
“你可知,当初我为何要考明经,而非进士?”
“说起此事,小弟也正想请教。
以二哥的才学和家世,取进士科易如反掌,何以当初选择明经,而非进士呢?”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贞观十八年,天可汗下旨,对科举录取名额做出限制。每年科举收人,明经不得过百,进士不得过二十人。如无其人,不必要满此数。此旨意之后,进士科就成为诸多士子所追求的方向。但想要考取进士,何其难也?你应该清楚,进士科取士,有太多玄机。哪怕我出身河东裴氏,也需要等待时机,况乎那些普通人。
你虽出身太原狄姓,但想要考中进士,难度更大。
人生不过百年,如白驹过隙。是用数十载光阴求那缥缈时机,还是应该自己创造机会呢?想要创造机会,你要先身在局中……明经虽比不得进士荣耀,但可以早早入局,为将来谋划。两者各有利弊,只看你如何选择。怀英,你明白了吗?”
科举,自隋创立。
至太宗皇帝,确立为取士的重要途径。
但此时的科举制度,算不得完善,也没有后来采取的糊名制度。以至于这取士的标准,不在你文章写的如何华美动人,更多要看考生名气、家世以及背后有没有政治力量推动。这样一来,所谓取士,也就成了高门大阀之间的一场游戏。
裴行俭出身河东四姓之一的裴氏,论家世,丝毫不比那五姓七家差。
可即便如此,他想要考取进士,也需要等待时机。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最终选择了明经科,只因为明经科的竞争,相对进士科而言要弱一些,更容易去操作。
裴行俭这等高门大阀子弟尚如此选择,更不要说狄仁杰了。
裴行俭说的不错,太原狄姓,并非高门大阀,想要考中进士,难度更大。
狄仁杰沉默了!
他之前来国子监求学,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考取进士科。
但现在听裴行俭这么一说,他也犹豫了。
就算在国子监学满了九年,真的会有机会考中进士科吗?
”怀英,这是一个机会。
若这一次你能找到真凶,便可以名动长安。这对你在国子监求学有利无弊。同样,等过几年你决意科举,凭这个资历和名望,只要不考进士科,就不会有太大难度。
别忘了,当年我去太原时,你带我去净因寺拜佛时,净因寺的住持法师是如何为你批命。”
神羊法冠,獬豸通灵。皋陶治狱,正大光明。
这十六个字,狄仁杰一直记在心里,从未告诉过别人。
脑海中,浮现出那座古柏参天,杂树交荫的古老佛寺。
一个白须老僧,在龙王殿里,看着还是少年的狄仁杰,脸上流露出震惊之色。
“狄郎一生多坎坷,但心怀正大光明,终能成就大事。”
“法师,小子不太明白。”
法师露出温和笑容,轻声道:“狄郎有獬豸之能,他日一定会有大成就。不过,你火性刚强,难免会招惹邪崇敌视,所以要谨慎小心。他日乾坤逆转,方能前程似锦。但在那之前,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否则,可能会招惹来杀身之祸。”
”怀英?怀英?”
狄仁杰清醒过来,看向裴行俭。
裴行俭看着他,轻声道:“怎样,你愿意帮我吗?”
皋陶治狱,正大光明。
狄仁杰突然笑了,与其战战兢兢的小心做人,又如何能做到正大光明呢?
考取进士,只是父亲的期许。
正如裴二哥所言,那么多高门大阀子弟都要排队等待机会,他想要考中进士,又何其难也?倒不如早早入局,做想做之人,方不负了那‘神羊法冠’的批语才是。
再说了,有裴行俭为他撑腰,日后考取明经,也能多以助力。
“二哥既然如此说,小弟又怎敢推辞?
只是,此事来龙去脉我全然不知,还请二哥详细说与小弟,才好有所准备。”
狄仁杰说完这番话,顿感灵台一阵清明,整个人也变得好像舒爽了很多,轻松不少。
裴行俭的脸上,也流露出了笑容。
“王升。”
“在。”
“去把玉枕案一应卷宗取来,交与怀英。
传我命令,自今日起,怀英会接手玉枕案。长安县衙上下,务必要配合怀英行事,若有人胆敢违抗,休怪裴二翻脸无情。就这样吧,把我的话,告诉所有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