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被收编,也是一种荣幸(1/2)
当雷仁与周凯修理5连时,杨青山和王平,也在做着同样无耻的事情。所作所为,目的只有一个:尽快获得这帮土鳖的认同,融入6分区。只有把自己彻底当做6分区的一份子,才能发挥出主人翁精神的主观能动性,把工作效率提高到极致。
王平一路带领着北方机关众人,沿村里扩建翻新的道路前行,一边谦虚的做着介绍:“这个赵村,去年8月的时候,还只有不到50户人家,过完年分区机关搬过来时,已经有过百户了。现在,大家看看,同时在建的超过了20户。我们现在的主要方向是往南发展,希望能跟向北发展的李家沟连成一片,形成一个村落群。”
什么?半年时间,赵村扩大了一倍还多?5分区的村落,向来只有人口减少,规模减小,从没有过发展扩大的先例。究其原因,主要是那里的形势太过复杂,在时刻提防鬼子扫荡的同时,还要警惕国民党背后捅刀子。俞岭事件,就是最好的明证。这就导致一年内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老百姓都是在山里东躲西藏。
古语有云:安居,才能乐业。光靠一个从来没有满员的5连,以及几支地方游击队,连老家的安全都无法保障,还谈什么心思发展农耕生产?如此一来,外流人员日益增多,人口越来越少。
老百姓外逃,劳动力就跟着减少,相应的,粮食生产也就减少。连百姓的基本生活口粮都要东抠西抠才能解决,又何来余粮发展部队?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是一个死结。为此,以谭双辉为首的一众分区干部,对目前的局面都是束手无策,时时刻刻如坐针毡。
可赵村呢?与自己分区的情形却是完全两样。按照王平的介绍,这里的百姓,已有超过半年时间没有离开过家。而且,凭借6分区目前的实力,完全有能力保证他们再也不用离家出走。想到这里,不禁放下身段,虚心请教。
“这主要是因为自己的队伍强大,使乡亲们在安全上有了保障。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容易满足的人群。只要给他们一份安全感,一块土地,哪怕是一小块贫瘠的土地用以养家糊口,他们就别无所求。”
说到这里,王平也是唏嘘不已:“而现在的赵村,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所以,不但是以前外流的百姓回归,从外面听到消息的流民,也是蜂拥而来。你们还不知道吧,现在赵村已经不能称之为赵村了。因为外来户,已经超过了原住民。村长正在跟分区商量,打算建镇时重新定名。”
啊?北方分区众人再次呆愣。。。建镇?按照约定俗成的习惯,人口不过一千,就不能称之为镇,看来,现在就把这个提案摆上了桌面,可见是离这个目标,已经不远了。
一路走来,所见所闻,更是震惊。平常小山村的土砖窑洞,一个不见。沿村中道路两边毗邻修建的,全是上等青石砖的大瓦房。住房间,各种服务性建筑夹杂其中,不仅有杂货铺、理发馆,甚至还建有自己的学校。啧啧惊叹中,不由心下里纳闷:他们哪来的这么多青石砖?这可是县城里才能烧制的上等建筑材料。
杨青山得意地笑了:“大家不用奇怪,这些砖瓦,都是鬼子送来的。”
见大家更是疑惑,王平笑着解释:“我们在大学生的帮助下,拆了那么多鬼子的据点、炮楼、碉堡,可不就是鬼子给我们送上门来的。”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也不怪他们疑惑,雷仁组织拆迁队做的这些孽,目前除了6分区,还真没多少人知道。此刻听了王平的解释,众人都是在心底佩服,真是敢想啊。。。不但敢想,更是敢干。而且,就算是你想干,也得干得成才行。没有专业建筑人士指点,偌大的炮楼,你拆一个试试?完全是老虎啃刺猬,无从下嘴嘛!
走到6分区机关前,又是惊了个呆。这么大一个广场,怕是能同时容纳上千人吧!果然,王政委所说的建镇在即,不是虚言。如此朝气蓬勃,飞速发展的村庄,别说是5分区,整个吴堡军区,有没有?更别说现在的6分区机关办公地点,比大兴还要气派。
到了此时,身为老分区却被6分区收编的那份郁闷,早已在边走边看的震撼中,不翼而飞。果然啊,6分区的崛起,绝不是侥幸。只看路过的乡亲们同杨司令、王政委打招呼时,脸上全是心满意足的笑容,老谭他们知道,老百姓这是打心眼里,对党的领导,对6分区机关毫无保留的信任与认同。却是不晓得,这全是雷大仙的功劳,与这帮混吃等死的老爷太太,没有半毛钱关系。
各怀心思下吃过午饭,杨青山的意思,是让大家先休息休息。但此刻众人哪还有这份闲情,于是,杨司令索性召集6分区党委成员全体到场,在大会议室召开工作会议。
分区七人团骤然全体提了半级,俨然已是与军区副政委周凯同志一个级别,全都被突然降临的幸福,砸得头晕目眩。不过,这次的会议事关重大,早已达成共识的七人团,却是在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全然没有半分领导架子。
见三天前还跟自己平起平坐,现在已经成为顶头上司的6分区众人,只是商量工作,没有半点傲娇,北方分区的众人终于是放下心中的最后一丝芥蒂,把心思放到了工作上。
却不知,杨青山如此兴师动众把他们从安塞召来赵村,根本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完全没安好心。当然了,身为分区领导,春耕的工作安排,只要自己党委七人达成共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