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学徒和规划(1/2)
郎中的院子外面加盖了两间屋子,这里就成了医馆。安排了几个11岁以上17岁以下的孩子来这里当学徒。上午在私塾中上课,下午来这里帮忙。等过了17岁,从私塾中毕业了,将成为这里的正式学徒。
采药师、药师、医师、护师,然后修炼回春术内功的体修,融汇贯穿其中的德,这是郎中这个职业最普通的进阶一阶职业组合。
前进村能够提供采药师的灌输,缺少了另外四个,这就需要郎中自己去调教了。调教出来就能留在医馆,一路学医术。而郎中也能专心自己的事情,平常的伤痛,只要不是职业者,都将再不需要他出手。至于这些孩子最终能走到哪个阶段就看各人造化。
村里还建了工匠坊,三位后勤兵大人在里面坐镇。所有的木匠、铁匠、石匠、建筑工什么的都要那里去接活。
村里还将莫小姐的住所扩大了,将那里改成了农事坊。虽然莫小姐要管私塾,但是大家还是共同推举这位挥手就能让作物长成熟的人当农事坊管事。农民、渔夫、猎人,还有养殖等等跟农业有关的都归那里管。
邓军头划了老大一片地方,找木头搭了几个屋子,用草扎了几个靶子,这就当兵营了。当兵的人都要搬那去住,不能再像现在这样,天天回家去住回家吃饭。
根据黄三村长的安排,这些地方建好,村里的职业传承就要开始实施学徒制。说要把教育搞好。郎中的医馆要接收学徒,工匠坊、农事坊、兵营,甚至私塾和由城镇中心改名的村委会都要招学徒。
小孩子阶段,也就是5到10岁,就专心在学校学习吧。11到17岁的大孩子阶段,每天只上半天课,放学后就能到各个地方去帮忙。这时候还不限定具体去哪,可以到各个地方都试试。等17岁毕业了,就要正式拜师不能再随意换地方了。
在私塾给老师帮忙,能学书、数、礼、乐这些东西。以后17岁毕业了,就是可以教授小孩子的小老师,拜了教大孩子的老师为师就能再继续学习。
在城镇中心帮忙的,能学到治政,能学到法,能学到政略这些东西。17岁毕业了就能进去当小文员开始帮着处理一些基础的政事。
不管是私塾还是在村委会,还会推荐优秀的人去莲城学院就读,那里可是有非常多饱学之士,每年都有以学入道的人。
兵营那里,朴刀兵们会教你用刀用盾,弓箭手会教你射箭,他们还教你打煞力气锻炼筋骨。以后跟着站岗放哨,跟着巡逻治安,跟着练各种军阵。以后还能去莲城校场或者是信王府进修,真正以军入道,走上马上封侯的道路。
毕业后想在这些地方待着,要能拜到师傅才行,没有师傅愿意留你毕业后就不能在这里待着。这些地方不要你也不是说没地方去。
工匠坊,伐木、木匠、石匠、搬运、矿工、铁匠、建筑,这些手艺都能学。只要有把子力气,总能学会。
农事坊,种田、种药、捕鱼、打猎、养殖,这些本事也都能学。
这两个地方,招人的门槛低,肯定能找到能干的活。毕业后进了这两个地方,就要跟着做工,卖力气吃饭。虽然不能像书院、村委会那样当文吏,也不能从军建功立业,不过,干这些事情也不是就没了出路。
三位后勤兵老爷就是将这些手艺练到极处,然后入道筑基成就长生的。还有莫小姐,虽然的她的传承一直是个迷,大家都说不清楚。但是你看呀,她挥手就让种子发芽长出果实,这已经是仙家手段,她没准就得了仙女的传承。她的法术都是用在作物上面,不然就是用在养殖上面,肯定是从种田、养殖这些入道的。好好跟着后面学,练到极处,自然会有一番造化。
引入学徒制是黄成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的。
华夏最重传承,也最终子女教育。依靠经验值灌输,应该不是华夏的主流做法。在黄成的理解中,在黄成还在地球上从某党的做法中看到和学到的,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把希望留给人民群众,把上升通道交给人民群众,他们就会爆发出让人吃惊的力量。
其他华夏势力是怎么做的,黄成无从得知,但是黄成知道他该怎么做。那就是将这些上升通道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想进阶,可以呀。只要你肯学,你要你用功,上升通道就永远为你打开。
私塾、村委会,还有医馆跟兵营,这些地方都是需要控制规模的,那么择优录取,这样大家都没话说。没毕业的学生时期,所有人都能过来,但是为了以后的生活,这些人自己就会考虑就会有所选择。那些天分不够,或者不够努力的,自然就会被筛选掉。
农事坊、工匠坊,即便是进入这两个没什么门槛的地方,向上的进阶通道也没有关死,努力做工,多学一些手艺,还是能成功的。
而且,这么做还有两个好处。
首先就是各种生活职业能够更多的自主进阶,而不是全部都要用经验值灌输,这可是就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第二个就是长此以往会形成定式,民众中那些优秀的人就能根据自己擅长的、兴趣所在干活了。也能最大限度的筛选人才。
至于这么节省下来的经验值就没用了吗?
给村委会升级,或者像信王府那样,持续在临湖居消耗经验值,在练功房消耗经验值,这些可以从侧面加强效果的功能建筑可从来不嫌经验值多。
还要花费经验值购买各种秘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