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 4 章(1/2)
四、
(小剧场之晚归半小时)
“一个小时是多少分钟?”李毓忽然问。
“一个小时是六十分钟,怎么了?”
李毓沉默,扭头看了片刻墙上的挂钟,神色渐渐不虞道:“梓童晚回来了半个小时。”
徐徐吃了一惊:“逸之你,你怎么知道?!你什么时候认识阿拉伯数字的?我没教过你啊……”
“我自己推算出来的,”李毓眼光狡黠一闪,略有一丝得意道:“之前梓童说一个小时是半个时辰,一天有十二时辰,那就是二十四小时;看广告的时候梓童又说半分钟是三十秒,那么一分钟就是六十秒,刚才又告诉我一个小时是六十分钟,其实最后一个梓童不必说,也已经全都明白了。”
怎么全都明白的?你知道时间进制也不等于知道哪个是十一点啊?
李毓看着徐徐的表情继续道:“表盘分为十二个标记,一天又是十二个时辰,也就是说每个标记很有可能表示的就是一个时辰。刚才你不在家的时候我看了一下,感觉并不是这样。长针比短针走得快,细针走得最快,细针每走一圈长针进一格,长针走一圈则短针进一个标记,两个标记之间有五格,十二个标记正好六十格,所以一分钟有60秒,一个小时是60分,这一点梓童不必说我也知道了,之所以问你不过就是确认一下。梓童走的时候长针接近最上面的标记,你说用不了一个小时,又说十一点之前肯定回来,那么梓童走的时候短针就应该在十一点之前一个小时,也就是十点钟,那个时候短针指向的位置就是十,以此类推,就全部标记分别是几,然后就知道两个标记之间是半个时辰,表盘一天则是走两圈。梓童说11点回来,结果回来的时候已经过了11点半,你回来晚了半个小时也就是三十分钟。三十分钟足有两刻,不知梓童见到了什么熟人要聊这么久?”
说了这么大一通话,原来在这儿等着呢!
“我真的谁都没有遇到!买东西真的需要时间啊陛下!我都没有开始逛呢!”徐徐心底咬牙,却因李毓终于露出几分年轻人的本色而偷偷替他开心。
(小剧场闭幕,下接两个人还在吃饭)
李毓想了想问:“你刚才说‘一个小时包十万个饺子’是什么意思?”
徐徐一怔,他只刚才听过一遍,又过了这么半天,竟然能把这句话的普通话发音一字不差得重复了出来。徐徐忽然想起小时候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声就是过目不忘,后来嫁给他以后倒没发觉他记忆力真有别人说的这么好,还以为是被皇权斗争消磨得江郎才尽了,原来人家只是在韬光养晦,深藏不露到连她这个结发妻子也不知道的地步。
徐徐端正精神,用昌平朝官话把这句话翻译了一遍:“就是半个时辰包十万个饺子的意思。”
李毓这才深深震惊了。
他仿佛忽然想起君子要食不言、寝不语,低下头默不作声得吃饭。其实李毓以往从未养成过这个好习惯,在王府里时常要与西席几位先生一起议事,议到中午上了饭桌也要继续,通宵达旦秉烛彻夜详谈的也有,登基以后议事的人换成大臣,习惯并不曾更改。他此时默默吃饭,八成是在内心里慢慢跨越生产力发展的鸿沟。
徐徐知道要他适应现代的生活常识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这件事对于自己来说十分繁琐,对于李毓来说却有百分的困难,此时万里长征还没有跨出第一步,她只有配合李毓的节奏,让他慢慢接受。
徐徐此时虽然明知道自己已经回到了现代,只要打一个电话叫来警察,就不必负担李毓的人生,但她终究是一个善良的人,又与李毓做了十多年夫妻,这样的事她不仅做不出来,就连想也不会细想。只好先走一步算一步,等什么时候纸包不住火,警察闻风而至的时候再说,虽然这样想,她心里还隐隐幻想着能够船到桥头自然直。
李毓放下筷子,垂目道:“这样一天就是24万个,假设一斤能称30个,24万是8000斤,若饺子皮、馅重量各占一半,它一天就能把三十多石面包成饺子,可是又有谁来一天把30石小麦压成面?”
“面粉厂应该有专门的机器……”
“我料也是,”李毓继续道:“有连饺子都能包出来的机器,把粮食压制成粉自然不在话下。一日30石,一个月就能把国丈的禄米全部包成饺子了。”李毓笑道:“梓童有没有想过那是多少饺子?”
徐徐点了点头:“你刚才也说了,24万啊。”
“哈哈!”李毓忽然大笑,站起来道:“梓童快些吃饭,吃完了我们出去看看!”
徐徐盘子里的饺子虽然没有吃完,她却早已经吃饱了,听李毓忽然这样说,不由心下大急,站起来安抚道:“陛下莫急,你不了解这里的法律风俗,出门前我还有好几件事要说,等我说完了,你再决定要不要出去,什么时候出去,怎样出去好吗,逸之?”
李毓看她言辞恳切,点点头。
“逸之请稍等,我把桌子收拾一下。”
徐徐把桌上剩的饭菜包上保鲜膜收进冰箱里,又把碗碟放进洗碗机,这才擦干净手走出来。李毓看着她从客厅里堆了一地的大小包装袋之间翻出两个包,徐徐从中取出给李毓买的衣服,对着他展开,笑嘻嘻道:“现代人穿的都是这种衣服,休闲方便透气时尚,封建王朝已经被打倒百余年,皇帝也早就消失了,逸之若要出门,暂时不要让别人知道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