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各归各家(1/2)
曹操和戏志才乘马车离开了蔡府,戏志才还小,受不得骑马这种颠沛,故而乘了马车。在马车上曹操对戏志才道:“我那蔡叔父的两个徒弟怎么样?”“嗯…那卫衡是河东卫家的人吧?他身后的卫家倒是有些能量,至于他本人嘛,倒是不怎么样,昨天晚上我注意过他,在邵景明写诗赠扇的时候,他的嫉妒全写于脸上,心无城府,又无大才,恐怕难当大任。”“我的想法跟你差不多,”曹操道。“那邵景明此人如何?”“这个邵景明我有些看不透,他小小年纪既会作诗,又于书法一道颇有造诣,连刘德升都赞叹不已。而观他扇上所写之诗,恐其志不止于文人,还有行军打仗,上阵杀敌之意。”戏志才道。“你说的是,我观他行事虽是有些规矩,但还有几分乖张,他定不是那种籍籍无名之人,”曹操道。这时候戏志才道:“不过我倒是还有些疑惑。”“哪里疑惑?”“我感觉他虽然是个孩童的身体,却有一个大人的魂魄。”“哈哈哈,你怎有些疑神疑鬼了,若算起来,你只大他三四岁,说起话来也是老气十足,若按你所说,你身体中也有个大人的魂魄??”曹操不信这些鬼神之说,所以没有在意戏志才的话。“这在说他,怎么又说起我了?”戏志才有些无奈,不过他也觉得自己这个想法有些虚无缥缈,没有太过放在心上。不过要是邵景明在场,一定会被惊出一身冷汗,自己最大的秘密居然被人一眼看穿,说不得邵景明还要杀人灭口,这种事情如果被发现,虽然不一定会死,但是绝对得不到好。
曹操走了之后,邵景明就去找刘进了,跟他商量折扇出售的事情。方法还是一样,找个托来演一下就行了,邵景明还特意说明了换个人,别再用上次那几个人了,免得看得脸熟被人识破。第二天刘进就让人在腾云楼里面摆上了折扇,并且在门前白开了阵势,一大票百姓在围观,这次换了个人,还是一样的套路,几个人演了有快两个时辰,最后才说出了扇子的价格:
普通白扇(即纯白色扇面,没有字画):一百五十钱
书法扇面(即有书法文字扇面):二百钱
书画扇面(即有画有题字的扇面):二百六十钱
名家书画扇面(即有些名望之人所作之扇面):根据名望不同,价格也有所不同少则四五百钱,多则几千钱不等。
本来书画扇面定价是二百五十钱的,但是邵景明让他们改了,刘进有些迷惑,不知道为什么,但也没有问。邵景明自然也不会说二百五的意义,反正不是什么好话。之所以这么定价是以为折扇的受众多是读书人,而在这个时期能读得起书的人家里都不会太缺钱。而那些名家扇面之所以很贵是因为名家一般很少给别人作字画,更别说扇面,而且他们所做的折扇,刘进还要给他们分成,而且他们还拿的是大头,所以价格自然很高。腾云楼里面就有一把蔡邕题字的折扇,刘进把他放在楼内正中央作为镇楼之宝。这把扇子也是邵景明跟蔡邕说了很久,毕竟蔡邕在士林中还是有些名望的,作这些事他怕有损名声,只不过入学礼的花销很大,刘伯给他算过账,入学礼过后蔡府就有些拮据了,而且刘进也没让他白写,给了他一笔润笔费,最后蔡邕权衡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毕竟再清高的人也得过日子,不过却说了下不为例。邵景明心想有一就有二,想让他写有的是办法,不过邵景明也不准备让他写太多,毕竟物以稀为贵,写多了就不值钱了。至于流传到以后会不会值钱,那就不是邵景明能管的事了。
之后的几天,家里的客人陆续都离开了,刘德升反而有些恋恋不舍,但他家里也不能不顾,所以临走前,找邵景明要了很多字,甚至他还想让邵景明抄一份完整的《论语》,邵景明听到这话后被吓出一身冷汗,最后好说歹说才说服他,最后邵景明写了二十幅字给他,这二十幅字,每幅字数都不少,写得邵景明头昏眼花,就这样刘德升走的时候还有些不太高兴。
邵景明自从入学礼之后,每天早晨卯时之后蔡邕都会给他们上早课,同时上早课的还有卫衡和蔡琰,有的时候蔡邕不在,就让他们自己温习,蔡邕对邵景明和卫衡的要求很严格,倒是对蔡琰没有那么严,可是蔡琰很自觉,而且,蔡琰比他们俩厉害多了,每天学习的内容基本一遍就能记住,所以她反倒是最轻松的。邵景明穿越来的时候,脑子里面记住了很多东西,可是现在学习新东西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好,每天为这些东西没少费心,因为如果功课完成的不好,蔡邕可是真会打手板的,邵景明就挨过几次打,不过卫衡比他就惨多了,几乎每天都被打,有的时候蔡邕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打了,毕竟打手板更多是作为一种督促,而不是惩罚。卫衡现在感觉自己是不是作茧自缚了,如果离开的话,不仅面子丢光,而且还会让蔡邕厌恶;接着待在这的话,天天都要挨板子。一时间进退两难,卫衡心里有些矛盾了。
这几天腾云楼那边的生意还不错,扇子的销量很好,还有邻县的人赶了数百里路专门来买,而算盘在山阴城基本已经普及了,刘进让人调查过,周围县城已经有了仿制的了。邵景明对此早有预见,因为算盘制作工艺不难,很容易仿制,所以当初邵景明才给算盘定那么高价格,道算盘饱和的时候,就可以顺势慢慢降价了。后来檀香扇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