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建设代县事宜(1/2)
姜拿出地图,继续说道:“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全部修建民宅,在城市中间修建一座广场,供城中百姓闲时活动。 //..民宅附近可开设几间商铺,供百姓购买日常所需。”
“这里,整条街都要开设商铺,成为代县的商业街。”
“等代县百姓富裕,有了消费能力后,本侯会联络一些商人,让他们在代县开建商铺,同时也要为我们修建城池。”
“……”
姜说了很多,基本上是将代县当做大城来修建的,代县的城市规划,也是姜看上去做合理的规划。
姜虽然没学过这些知识,可这些东西研究的久了,总会有点心得。
夏侯尚皱着眉头,凝声道:“侯爷,若是如此建设代县,代县自然可以兴盛起来,可我们的资金……”
俗话说的好,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到蛋。
姜的钱已经秘密运往代县,姜在饶安附近所藏的‘宝藏’,也早已命人取出。
如今这些钱已经运到了代县,姜其实是不缺钱的。
可是不缺钱,那也要看怎么花钱。
照姜这个花法,只怕用不了多久,姜多年积累的家底就要被败光了。
姜沉声道:“如今代县百废待兴,整座城市都像得了重病一般,没有丝毫的生机可言。”
代县一众官员闻言,皆是羞愧的地下的脑袋。
这些官员的人品其实还行,他们被发配到代县为官,本身就证明了他们在朝中没有丝毫根基,是被人排挤到代县的。
以前的代县丝毫油水可捞,在满足百姓不被饿死的前提下,代县的粮仓就连老鼠都不愿意光顾。
姜手指轻敲案几,继续道:“重病需要猛药,想要恢复代县的生机,徐徐图之是不行的,而是要一步到位,给全城百姓以希望,如此才能重建代县。”
“至于资金问题,本侯的家产虽然只有这些,可本侯还有几项生意,维持代县重建是足够的。”
“另外,接下来匈奴部落还会给本侯送来十二万头牛羊,你们在城外选择一地养羊,至于耕牛,全部租借给城中百姓。”
“没租借一头牛,明年就要多交一城的粮税,五年之后,耕牛归于百姓,不必在多交税收。”
古代的粮税有多重?
蜀汉时期,便是四六征税,三丁抽一。
而在这战国末年,各国征战不休,百姓的税收更是达到了三分之二的程度。
百姓每年种粮,至少要将六成以上的粮食交给国家,自己只有三成多一点的粮食,留下来度日。
直到汉朝时期,田租为十五税一,百姓生活才好了点,文、景帝时期,更是多次减免田租,奖励农桑。
租借一头耕牛,换取五年多交一成税收,看上去似乎有些苛刻。
可实际上,多了一头耕牛,百姓春耕时期就能耕种更多的土地,收获更多的粮食。
税收虽重,可百姓手中的粮食却变多了。
如今代县虽是姜的封地,可在明面上,姜还是赵臣,代县依然是赵国的城池。
代县之税,姜可自己留下一部分供养大军和代县官员,其余至少三成,依然要交给邯郸。
毕竟姜的这个侯爷,姜的封地,与周王室分封的天下诸侯不一样。
其实说到养殖,姜养过鸡、鸭,养过羊,就是没养过猪。
姜也是现在才想起来,古人不爱吃猪肉,因为猪如果没骟过,味道有些骚。
不过这事姜不能提,这与姜的身份不符,得找一个口风严谨的官员,让他主动提出来。
猪比羊好养活,猪出生后5-12个月可以配种,妊娠期约为4个月,的平均寿命为20年。
母猪一窝少了也有四五只小猪,多的达十几二十。
整理一下思绪,姜继续道:“明年的重中之重,就是在城外修建水渠,本侯已经命人前往韩国寻找善于水利的工匠。此乃大事,代县的一切事务都要为修建水渠之事让路。”
这个时代毕竟还是农耕社会,养殖业、商业不管再怎么发达,也比不过有粮食在手。
司马尚皱眉道:“侯爷,修建水渠耗资巨大,所用时间更不知多久,秦国修建水渠,足足用了十年之久,我代县虽小,可若要修建一条贯通全城的水渠,只怕也要数年之久。”
说到秦国那条水渠,姜真是不知该如何吐槽才好。
杨广京杭大运河才用了五年,那是多大的工程?
姜淡淡道:“用不了那么久,只要发动足够的人手,一两年之内或许就可完工。”
顿了顿,姜继续道:“目前我们要做的就只有这些,稍后你们统计一下,将这些事分清主次,耗资多少,耗粮多少,需要发动多少人力,大致需要多久才能完工。”
“整理好之后,做成详细的报表交给本侯。”
“下官领命!”
姜又转头看向军中众将,道:“至于军中,将骑兵部队扩充至五万,等东、北方向两座营寨修建好之后,分别驻扎于两地。”
“除了日常操练之外,看守匈奴奴隶也归军中管理,若有匈奴人闹事,就地砍杀,绝不融情。”
“这一次与匈奴大战,我军战损虽小,可也有一定伤亡。李贺,募兵之事便交给你,将军中编制招满。”
李贺立时便领悟了姜的意思,募兵这事,暂时也只有交给李贺姜才能放心。
李贺斟酌了片刻,问道:“侯爷,我军这一次与匈奴大战,伤亡接近三万,只在代县一地募兵吗?”
伤亡多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