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那是一片仙云》

笔趣阁小说网(biqugeus.com)

首页 >> 那是一片仙云 () >> 第164章 那人白帝城边骑驴,黄陵庙外挂席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geus.com/189924/

第164章 那人白帝城边骑驴,黄陵庙外挂席(2/2)

/p>

门钉纵五横五,门里士为大夫。

……

哪个儿郎年轻时不遥望江湖,哪个书生无用日不冀望兵部。

江湖之大,大不过庙堂。庙堂之大,大不过社稷。社稷之大,大不过人们心中的寻仙路。

在齐国龙兴十一年的清明,长安城外下了一场春雨。东城墙的雉堞上,有老人仰望着芒砀。

这一日,拿着玉箫和棋盘的女孩离开横渠街,来到了长安街前要看七十九棵柳。

她口不能言,耳已失聪,唯有一双明眸可视,长年不爱活动的柔弱身体来到长安街已是费力至极,偏偏在飘来的山雾之中又迷了路,回过神来的时候只见四周粉墙鸳瓦,金漆篱门。

高门上方,桐木牌匾上刻着“朝云阁”三个鎏金大字,旁悬两个铜制八卦镜,左画有怀抱琵琶的低眉少女,右刻有腰系红绳的妖艳妇人,向里望去,只见一条主廊曲径通幽,内里燕馆歌楼参差无数,各分挂有“庵酒店”、“花茶坊”、“御香楼”等等字样的大红灯笼,此时白日时分,尚不显得热闹非凡。

便是未经人事的玉篠,也知道此处是何所在了。正所谓古人云“下海系红绳,从良断青丝”,篱门上那个只穿抹胸腰系红绳的艳丽形象,表明着此地物事显然不是她原先想来看的那些。

一抹红云攀上了女孩白皙柔嫩的脸庞,那个铜镜上的女子也太暴……太暴露……了吧,比邻家二妈那天晚上晾在屋子里的红肚兜都让人害羞,她家大宝才那么小就天天见这些东西,以后可怎么去他家算卦呀……而且,这个人怎么那么……那么大……师父可从来没和我说过这种事情……!

玉篠低头瞅了瞅自己杏黄衫下的小山包,刚准备举起小手比划一下,忽然想到了什么,俏脸通红,暗啐了声:呸呸呸,不要脸!

转身便要绕开这条路,悠远的记忆之中,山雨初下那年师父对她的告诫突然浮上了心头:

“篠儿啊,你要记得,像我们这样算天命的人,是一定不能去寻找回头路的。”

“师父,为什么呀?”梳着羊角辫的女孩昂起小脸,眼中满是不解,“走过的路多熟悉呀。”

“但是我们不可以走,”忙着给小玉篠梳辫子的那个女子温和地笑了笑,看着她最爱的徒弟,柔声道,“因为你…是走在时间之前的人!”

记忆中那模糊的温暖身影恍如在叹息一般。

“哦哦,篠儿懂了!”

……

轻轻提起右手上昆山石雕成的双陆棋盘,挡住青楼门前八卦镜反射出的光影,玉篠强打精神,默默地向小巷前方走去。

只不过,如此柔弱的动人女子自己一个人从青楼门前走过,即使是大白天,也总会有一些精虫上脑的不长眼货色想要占些那丧天良的便宜…

李游夏并不是一个寻常的纨绔子弟,童智早开的他五岁读诗书,七岁度词曲,十二岁自做骈赋体《上云赋》惊动长安,被时人誉为“骈文大夫”,他日若上京赶考,必有光宗耀祖之举。不料十三岁那年参加童试的他,竟只艰难通过了最初的县试,连第二级的府试都未过,此事在长安城广为传开后,李家才子沦为了当年的最大笑话。

有相熟之人登门劝慰,皆被李游夏叱出府宅,只见得李大才子一反往日儒生装束,袒胸露腹,歪戴方巾,行为不羁至极,口中更是骂骂咧咧:“老子欲取词赋,岂意在八股策论?枉读诗书八年,平白污我耳目!”


状态提示: 第164章 那人白帝城边骑驴,黄陵庙外挂席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