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家族那些事2(1/1)
诸葛瞻的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十七岁时,诸葛瞻成为了后主刘禅的驸马并且担任了骑都尉一职,第二年又担任羽林中郎将,后来又连续转职成为了侍中、尚书仆射、军师将军等职务。
诸葛瞻记性很好,并且能书会画,可谓是遗传了诸葛亮的优秀基因。并且因为蜀人都很思念诸葛亮,而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这种思念就无形中转移到他的身上。每当朝廷有什么好措施,即使不是诸葛瞻提出的建议,大家也都说这是诸葛瞻出谋划策的。所以诸葛瞻虽然有一些才能,但一定程度上也言过其实,并没有他父亲诸葛亮那么大的本事。
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
有意思的是,诸葛瞻和姜维的关系不是太好。那么姜维是诸葛亮的弟子,诸葛亮在死前把他的兵法都传授给了姜维,。虽然如此,但是诸葛亮包括诸葛亮的继任者蒋琬费祎,都是将姜维当作战将来使用,他们派姜维领兵作战,但是并不打算让他参与政治。因为姜维的性格比较急躁和狭隘,并且因为他是魏国降人,如果掌握蜀国的大权可能会遇到很多人的反对,加上诸葛亮在指定继承者的时候,只说到了蒋琬费祎而绝口不提姜维。可以看出,他也并不想让姜维担任蜀国政治上的掌权者。
但是历史就是这么戏剧性,由于蒋琬因病早逝,费祎被魏国降人郭循刺杀,一时之间蜀国呈现出缺乏政治人才的情况,不知道该让谁接班了,于是只能让资历比较老的姜维顶上。
姜维执政之后,就一改蒋琬费祎时期积极防守的政策,反而以大兵出师攻魏。他一共有9次北伐,其中大胜两次,大败一次,其余不是平局,就是无功而返。从成果上来看,姜维把北伐的阵地向前推进,并有效地控制了河西走廊的部分地区,可以说是有一定成就的。但是北伐也消耗了蜀国的国力,并且使得防御重镇汉中处在非常虚弱的状态,这为后来蜀国的猝亡埋下了伏笔。
在打败蜀国最后一支部队后,邓艾就收到来自蜀国的投降书。他进军成都,蜀国就灭亡了。后来姜维想通过假投降之际,拥立钟会为王而趁机造反,最终杀死钟会而复国的计划也破产了,他和钟会都死于乱军之中。所以说说诸葛瞻和姜维虽然政见不同,但都用自己的行动向蜀国效忠了。
虽然诸葛瞻诸葛尚父子都死于乱军之中,但诸葛氏并没有因此而绝后。因为诸葛瞻的剩下几个儿子都活了下来,他的二儿子诸葛京在蜀国灭亡之后出仕晋朝,做了郿令,将当地治理井井有条,后来官至广州刺史。其实从晋朝方面考虑,他们并不仅仅看重诸葛京的才能,任用他也是向蜀国的遗民示好的意思。毕竟诸葛京是诸葛亮的亲孙子,他的社会影响也是不可小视的。
再看一看诸葛乔,诸葛攀这一支的结局。我们知道诸葛瑾为人虽然比较憨厚老实,但他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儿子,叫做诸葛恪。诸葛瑾看这个孩子太聪明了,就说“此子非保家之主也”,意思是这个孩子虽然很有能力,但是不是使咱们家能够得到保全的人。。
那么诸葛恪的聪明可以通过这件事来体现。在孙权宴请众臣的时候,他看到诸葛瑾的脸很长,就想取笑他一番,就找了一头驴在上面写上了“诸葛子瑜”四个字。子瑜是诸葛瑾的字,骂他驴指的就是诸葛瑾脸长了。此时年幼的诸葛恪看到了,不慌不忙的拿笔来,在诸葛子瑜下面加两个字——之驴,那么就成了“诸葛子瑜之驴”了。群臣看了哈哈大笑,惊叹这个孩子的才思敏捷,孙权也说你家孩子真聪明,这头驴就送你了吧。
诸葛瑾可能是看到了诸葛恪太聪明,而且性格张扬,所以可能给家里带来灾祸,所以就留下了这一预言,后来不幸一语成谶,诸葛恪当上了吴国的丞相,却因为飞扬跋扈与很多人结仇,最后落得了被仇家杀掉全家的下场。这样诸葛瑾就相当于绝后。入晋之后,由于诸葛亮有子嗣,而诸葛瑾没有子嗣。所以在诸葛氏的商议后,诸葛乔就又从诸葛亮的儿子变回了诸葛瑾的儿子,他的后人也就又成为诸葛瑾的后人,这样就能够延续诸葛瑾的香火,也是两家都乐得接受的事情。从这方面来看,诸葛乔的命运可算是坎坷离奇,本来是诸葛瑾的儿子,后来是诸葛亮的儿子,再后来又成了诸葛瑾的儿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