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服气自香岛来(1/2)
这些报道的第一波消息渠道,全是来自自家驻港办事处的反馈。
但凡有些实力的内陆报纸,都多少会在香岛驻扎一个报社办事处,用于搜罗当地新闻用于上报。
比如,《光大报》就是众多内陆驻港媒体之一。
在报道反馈到国内媒体案头之前的两个小时前。
《光大报》驻港办事处的员工梁培吃完两个包子,从人流涌动的湾仔湾,抱着一沓报纸刷卡进入大厦,随着前胸贴后背的电梯一路之上,来到十二层。
这栋三十多层的高楼里,《光大报》办事处只租了十二层的两间办公室,共六十余平米的空间,而办事处一共有报社的五名员工,每个人平均办公面积是十二平米就这,每年要付出一百多万元港币的租金。
“梁哥,我来帮你。”
办事处外接待台前的一个年轻人看到梁培抱着一沓报纸走了过来,起身走了上来。
梁培一路报上来的这些报纸,都是在报摊买来的,他每天进入大厦前就要开始第一份工作:购买主流港媒的当日报纸。
进入办公室,早上简会办事处领导传达了一下报社总部发来的新闻要点,然后开始每天的照例的工作。两个人搜罗当地网络新闻、两人整理纸质媒体、一人负责后勤游走,领导则负责统筹。
这些工作都已经是轻车熟路,很快他们就整理到娱乐版。
“诶?好像分析三毛这部电影的报道不少,这已经是第三份报纸上出现三毛的报道了。”
梁培面前展开的一份报纸上。
星爷的照片被印在一旁,引用不少来自圈内知名影评人的报道,最后加上震惊的总结:“大陆天才导演,三次力作......喜剧风格不断成长,最终在三毛中达到顶峰。”
梁培此前是看过《三毛从军记》这部电影的。
他们作为总部办事处的人,每个月也都是会轮流回内陆的。对于六月内陆的票房头牌《三毛从军记》,回到内陆的时候,都是有所耳闻或是观看过。
对面整理网媒新闻的员工亦是出声道,“我这也是,你们听这标题名:后现代解构主义新王登基?”
“还有我这:内陆喜剧王者的诞生!文章回顾的是从《地雷战》、《地道战》,到现在三毛这部电影里的种种搞笑镜头的拆解分析,洋洋洒洒大半个版面呢。”
“这份《明报》上以三毛电影里展现的画面,对民国当时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探讨。”
“不稀奇,早上地铁过来的时候,看到三毛的票房可是在上映电影中排行第二的。这网上暑期档的上映电影里,三毛的评分都破八了,比票房第一的《天降外星》高1.6分呢!”
“......”
《光华报》整理报道的这五个人,初始时还在感叹又有涉及三毛的报道出现,但是当处处都是三毛的报道涌现后,看着看着就麻木了。
麻木之中,还有些错愕的震惊。
这就像是,老富商对于自家摆在柜台上的古董烟嘴儿无感,可是某一天出去旅游时,发现随身带来的烟嘴儿被当地人报出一个天文数字。
“赶紧做一个三毛港媒集锦发回国内,香岛人看三毛电影,可以做一个专题!”
办事处的领导进来,看着摊在桌上的一份份报道,随即吩咐......
不仅仅是《光明报》驻港办事处,类似的感叹和场景,还发生在其他内陆报社驻港办事处。
这一早上,各办事处汇总起来的一份份报道发回到大陆的报社总部,一篇篇港人影评也被转载回内陆。
也正是在同一天的同一时间。
红星厂内,团建回来的游戏部员工正在搬家入住三层轻钢别墅。
挨着围墙的轻钢别墅的每一层都是公寓设计,平均三间卧室用一个客厅、阳台,年轻轻奢风,屋顶之上全由太阳光能板组成。
此刻,这些年轻员工拖着行李箱,怀着兴奋的心情,领取了号码牌,将行李搬进自己的公寓房间。
李南池站在窗户前,看着这些员工们拖着行李箱、抱着外面买来的锅碗瓢盆,入驻公寓。
“咚咚咚。”
陈婷敲门后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进来。
“老板,香岛的三毛第一天首播反馈很不错,幸亏咱们坚持的是分成合约。”
说话之时,陈婷将两家影视公司的票房成绩反馈表递给李南池。
“这年头,谁还会去签大包大揽的合约?”李南池说着,接过报表,瞥了一眼数字后,就把报告表往旁边桌子上一放。
眼神中并没有多少波澜,港人的消费潜力虽然大,但相比内陆市场的庞大观影受众,并不够看,这点数字,只能说是锦上添花。
听了自家老板的话,陈婷却是抿抿嘴。
要不是三毛的口碑扩散,就老板这死咬着不松口,合作百分百告吹。
“陈婷,三号仓库边上的那一条空白地不用再填绿化带了。”
李南池看着拎着生活用品的这些员工,忽然想起这偌大的公司之内,还没有一个便利店,就想着要不在三号仓库旁边建一个。另外,说起这红星厂的绿化,要是把盆栽算在内,红星厂的整体绿化度已经达到了40,相比于一众钢筋水泥玻璃的京城办公环境里,已经可算是园林作业环境了。
陈婷的脸色有些为难,“可是苗姐那里还准备着跟那里种一圈紫藤萝来着,要构筑一条紫藤萝走廊的。”
“那不影响,就说准备在那里建一个便利店,名字就可以叫做紫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