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历史轨迹(1/1)
几天之后,一道弹劾的奏折,让本已经平静下去的大明朝野再次沸腾起来。都察院副都御史杨所修上疏弹劾兵部尚书崔呈秀,太仆寺少卿陈殷,巡抚朱童蒙,工部尚书李养德。让众人惊讶的是,上本弹劾的杨所修是阉党,而被他弹劾的那四个人也是阉党!一时之间,朝堂之中的官员们全都被这道奏折震的有些发晕。大家纷纷猜测这位杨御史到底想要干什么?在他的身后是不是还站着什么人?这道弹劾的奏折和之前的那个传言有没有关系?
坐在养心殿中的崇祯,看着手中的这本奏折轻轻的叹了口气。这个事情崇祯曾经在后世的不少书籍和影视作品中看到过。不过,崇祯一直就想不明白,作为阉党的杨所修为什么会上这份奏折。现在,自己真正的来到了这个时代,尽然还是想象不出,这个官居正三品文官的都察院副都御史杨所修到底想要干什么?
不过,虽然想不明白这位杨大人的想法,但是,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自己对于历史的干扰并不算大,至少到现在还不大。看起来,只要自己按照记忆中的重复崇祯曾经做过的那些事情,拿下那个九千岁应该就不成问题了。
想到这里,崇祯的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一直以来,由于不知道历史的进程,每做一件事都提心吊胆,患得患失,此时终于可一放松下来。自己终于在暂时的离开危险,不管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总算是给自己争取到了时间。自己也终于可以为改变命运,历史做一些准备了。
崇祯拿起毛笔,在一旁的朱砂墨池中蘸了蘸,回想着历史上的记载。端端正正在奏本批下了四个字“性轻诋率”。而后,将这本奏折放到书案的一侧。
之后的事情发展的进程,同崇祯记忆中的历史基本相同。在那道弹劾奏本之后,被弹劾的四个人纷纷上书请辞。崇祯也按照记忆,挽留了崔呈秀,同意了其他三个人的请辞。在这之后各种弹劾的奏折蜂拥而至。一时之间,原本看似强大,几乎占据着朝堂绝大部分位置的阉党乱作一团。
就在这混乱之时,王体乾偷偷的向崇祯禀报了一件事,孙祖寿与骆思恭已然进京。
养心殿中,一片安静。崇祯皇帝端坐在御座之上,看着跪在下面的两个人。跪在左边的那位,就是王体乾推荐的那两个人的一个曾任蓟镇西协统领的孙祖寿。孙祖寿看上去大约有四十几岁年纪身材高大魁梧,仪表堂堂。虽然穿着一身武官的服饰,但看上去竟然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的感觉。崇祯觉得这个人要是生于后世,只凭着这张脸和身上的这股气质,当个明星绰绰有余。在孙祖寿的旁边跪着一名身材瘦削的老者,这名老人,大约有六十几岁须发皆白。这个老人就是前任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
崇祯的将两人仔细地打量一番,慢慢的点点头说道:“两位卿家,请起吧。”
“多谢,陛下。”两个人重重的扣了一个头才慢慢的起身,站在两旁。
崇祯想想的说道:“朕下旨招你们进京,你二人知道是为什么吗?”
两人相互看了看,同时躬身回道:“臣等不知。”
“先帝将这大明的天下交到朕的手上时,曾经和朕说过,希望朕能成为尧舜之君。可是,要想达到先帝的要求,何其难已。可在难为了天下的百姓,朕要努力去做。你二人都是忠贞之士,朕希望你二人能辅佐朕完成先帝的遗命。再者,你二人是朕登基之后,第一次下旨调入的人,朕对你们给予厚望。”
两人听到崇祯的话连忙再次跪倒,说道“原为陛下效死。”
“好,很好。”崇祯微微笑了笑,继续说道:“孙祖寿,朕曾听先帝说过,孙承宗夸你,一钱不取,廉勇绝伦,是将帅中的佼佼者。”
“微臣不敢,微臣惭愧。”孙祖寿连忙说。
“呵呵。朕相信先帝所言,也相信孙承宗的眼睛。这次将你调入京城,就是想要你接手锦衣卫。”
听到锦衣卫三个字,跪在地上的两个人神色都是一边。崇祯看着两个人,微微笑了笑说道:“怎么你不想去?”
孙祖寿微微犹豫了一下,朗声说道:“臣,遵旨。”
崇祯点点头说道:“锦衣卫既是朕的亲军,也是朕的耳目和爪牙责任重大啊。”
孙祖寿重重的扣了一个头说道:“臣,必不负皇恩。”
“嗯。好。不过现在锦衣卫中情况复杂,之你一人,想掌控锦衣卫困那重重,所以。。。。。。”崇祯说到这里停了一下,笑了笑说道:“孙祖寿你知道你身边这个人是谁吧。”
“臣,知道。”
“很好,有了他的协助,便会不太难。好了,你们起来吧。”崇祯说完抬了抬手。
底下的两个人谢恩之后站了起来。
崇祯想了想继续说道:“下去之后,你们两个人要好好的配合,先将宫中的侍卫掌控住,明白吗?”
“臣等明白。”
“好,下去准备吧。”
看着两个人施礼,崇祯忽然说道:“骆思恭你先留一下。”
看着孙祖寿退出大殿,崇祯慢慢的站起身,一边舒展着身体,一边从书案后走了出来。
看见崇祯站起身,骆思恭连忙跪倒。崇祯走到他的身边,亲手将他掺了起来,说道:“朕将锦衣卫交给孙祖寿,你心里是不是有些不舒服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