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严嵩的悔悟(1/2)
当赶往南京宣旨钦差走后,严嵩再也难以强装镇定,掩饰内心的惊恐,急匆匆地回到书房之中,整个人都瘫软在了椅子上。
那位圣天子不仅揪出了他这个幕后主使,并且将他的行为公之于众!
虽然圣天子并未直言他是幕后黑手,但这一手却是如同将他推进了火坑!
果然啊!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严嵩心中清楚,他现在摊上大事了!
他入京之后,来自明处的倾轧、暗中的倾害将会不计其数!
毕竟针对他严嵩的可是数百位文臣,来自朝堂各方势力!
圣天子这一手,当真是毒辣啊!
表面上给了王琼等人一个交代,实际上目的在于转移文臣的斗争目标,将朝堂矛盾由群臣抵制圣天子转变为群臣抵制他这个幕后黑手!
“圣天子,生而为圣!”
严嵩先前对于那位年仅十五岁便因“运气”登上帝位的天子略有轻视,即便这位新帝动作不断,在朝堂之上掀起了无数波澜,却始终改变不了严嵩心中的印象!
太年轻!太稚嫩!太仁厚!
但直到此刻,严嵩才第一次直面感受到了圣天子的狠辣手段!
“这是不屑于对我严嵩出手吗?圣天子!”
严嵩低声喃喃了片刻,喟然长叹一声。
圣旨既已接下,那入京便是!
当初他严嵩敢对那数百位文臣下手,自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仅凭此事还吓不倒他严惟中!
新帝即位,百废待兴,此乃“大争之世”!
不争,如何封侯拜相?
不争,如何位极人臣?
不争,如何对得起他严嵩数十载的寒窗苦读?
王琼等经年老吏,虽资历、功绩、威望都不是他严嵩所能媲美的,但严嵩有着这些人无法拥有的两个优势!
其一,他足够年轻!
严嵩如今堪堪迈入不惑之年,他年轻地足以令他的政敌绝望!
不惑之年,何为“不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十五之龄,乃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当立志仰慕圣贤,立志于学,进学修德!
经过十五年的寒窗苦读,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的而立之龄!
“立”即做事合乎于礼,做事考虑周到,做事不再如同孩童般冲动稚嫩!
但此刻却极易对人生感到迷茫,对诸事感到困惑!
再经过十年的打磨,这些困惑才会逐渐得到答案,称之为“四十而不惑”!
严嵩即是如此!
而立之年的他听闻刘瑾被诛,朝堂形势有所改观,于是北上复官,却不想正德帝仅仅是诛灭了首恶刘瑾,朝堂之上依旧是魑魅魍魉的横行之地!
以至于他苦等了十年的仕途仍旧一片昏暗,最终被排挤到了南京,担任一个翰林院侍读!
所有人都知道南京乃是年迈之臣的养老之地,何况这翰林院侍读即便在帝都之内也不过是个刀笔小吏,毫无职权可言!
但严嵩依旧没有放弃本心,依旧没有选择同流合污,攀附权贵!
这翰林院侍读一做,便是十年!
十年的清水衙门,十年的冷眼旁观,十年的冷暖自知,令严嵩明白了一个道理!
为官之道,在于权势!
只有执掌大权,他才能实践心中的理念!
只有执掌大权,他才不会对他人奴颜婢膝!
所以严嵩主动接触了蠢蠢欲动的南京守旧势力,得到了他们的暗中支持,并且一举炮制出了先前京师之中声势浩大的辱骂文臣事件!
就连顾鼎臣也被牵连其中!
顾鼎臣?
略有心计的小人罢了!
这样的人,即便是吏部尚书,朝堂大九卿,严嵩也不在乎,南京守旧势力更不会在乎!
当年的一场“靖难之役”可谓是将大明帝国彻底改天换日!
南京不仅从繁华的帝都沦落为“养老之地”,金陵世家也因此险些被太宗屠杀了个干净,剩下少部分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但他们不甘心,他们想要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势和利益!
所以他们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谋划,称之为“投资行动”!
南直隶的应天府、苏州府、凤阳府等十四个府自古便是经济繁荣之地,赋税可谓是居全国之冠!
他们这些金陵世家,别的没有,钱财可是视之为如粪土!
“投资行动”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一场无关痛痒的游戏罢了。
而投资的目标,自然是那些寒门出身却才华惊人的寒门子弟!
以及因党争被贬至南京养老,却同样不甘心的朝臣!
投资所耗费的钱财,对于金陵世家而言不过是毛毛雨,但如若因此真的能够扶持起一位执掌朝政大权的朝堂重臣,那他们做梦都能笑醒!
这“投资行动”更类似于一种投机,一本万利的买卖!
与其说这些人是金陵世家,不如说他们是商人,一切以利益为重的商人!
先前的顾鼎臣属于第一类,而则严嵩属于第二类!
相比于严嵩的胆大心狠,顾鼎臣就如同一个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废物!
南京守旧势力的目的很简单,搅得朝堂大乱,搅得帝都不宁,他们才能从中获利!
而严嵩先前的手笔可是令他们极其满意,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导致京都险些大乱!
所以顾鼎臣自然被其无情地抛弃掉了!
扶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