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宋时雪》

笔趣阁小说网(biqugeus.com)

首页 >> 宋时雪 () >> 第二百七十一章 未雨绸缪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geus.com/203649/

第二百七十一章 未雨绸缪(1/2)

“断不是‘蛊虫’之病!”许叔微只听到“蛊虫”之病四个字之后就斩钉截铁的说道。

生于元丰三年的许叔微,在其十一岁之时,其父许浚,一个朝廷末等武官,忽染重疾,随后不久就撒手人寰,在临死之时,握着许叔微的手,给他留下了两条遗愿,其一就是读书,其二就是济世救人。

许叔微至此就与母亲相依为命。可其母亲本就是体质虚弱,到此时丧偶的打击,身体日渐虚衰,在许浚亡故两个月之后,因哀伤过度,突然倒地,不省人事,亦是染上了恶疾,请了郎中看了之后,说是得了中风,于是开了一些方子,可许叔微的母亲在服药之后,病情却是愈发的严重,精神涣散,昏迷不醒,不久也是撒手人寰。

不足百日,许叔微先丧父后丧母,成为了一个孤儿。

年少的许叔微在痛失双亲的同时,亦是痛恨庸医误人,痛念里无良医,束手待尽,于是就立下了宏愿,欲成为一名良医,济世救人,拯救天下苍生

于是许叔微在寒窗苦读的同时,也是多方搜求医书,并研习医术,在他二十岁之时,就成为了乡里小有名气的一名郎中。

“何以见得?”李三坚闻言问道。

“‘蛊虫’之病就如公孙姑娘所言,为腹中虫,从虫从皿。”许叔微看了一眼公孙柔娘后答道:“皿为食器,其中有虫,人食之而入腹,就成为了蛊,即为腹中虫。‘蛊虫’之病又被称作水毒候,隋巢元方之《诸病源候论》之中记载,自三吴从东及南,诸山郡山县,有山谷溪源处,有水毒病,春秋辄得。”

“自三吴从东及南,那也就是说此病长于南方?”李三坚闻言沉吟道。

“李判官所言甚是。”许叔微点头道:“南方多水,特别是江南一代。春夏之际,人行于水,或戏于水,或以水洗浴,或大雨潦时,易得此病,而京城位于长江以北,气候干燥,且较为寒冷,此时又是冬季,哪里来的水毒候之病?”

“许生果然见识不凡,此事当真是大有蹊跷。”李三坚闻言喜道。

李三坚虽不懂医,但许叔微已经解释得如此明白了,李三坚岂能不明白?还不明白可真的是痴呆儿了。。。

“如此,依许生之意,此病当是何病?”李三坚考虑片刻后后问道。

“李判官,在下未见病患,不敢妄下决断。”许叔微闻言摇头道。

“这倒也是,是本官冒失了。”李三坚点头看着许叔微问道:“许生可否愿意为府衙效力?”

许叔微立下了宏愿,欲成为一名良医,济世救人,拯救天下苍生,李三坚对此是深感敬佩,可拯救天下苍生的同时也要吃饭啊,否则苍生未拯救成,自己先饿死了。。。

许叔微对医术的见解,使得李三坚不由得生出来爱才之意,有了将其收至麾下之意。

许叔微又看了公孙柔娘一眼后,拱手答道:“在下愿意,多谢李判官了。”

许叔微虽是个书生,且是个贫寒士子,但书生自有书生的傲气,若是旁人,也许许叔微就决不接受这样的“施舍”。

不过李三坚是何人?是状元及第,是天下文魁,因此在李三坚面前,许叔微的书生傲骨在李三坚面前就挺不起来了。。。

同时李三坚平冤狱、昭沉雪,此时在开封府被誉为“青天明月”,对此许叔微也是略有耳闻,感到异常敬佩,此与自己拯救天下苍生之愿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李三坚是以洗冤平冤狱,而许叔微是以医术,道不同可却是殊途同归。

因而在李三坚手下做事,也是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如此甚好。”李三坚点头吩咐山魁道:“山魁,取两贯钱来。”

山魁闻言取出两贯钱递给了许叔微。

“衙门当差得有个衙门当差的样子。”李三坚看着一脸愕然加茫然的许叔微微笑道:“此为府衙预支与你的月俸钱、料钱等等,回头再去衙门换身差服吧。”

这两贯钱哪里是府衙预支给许叔微月俸钱、料钱?这是李三坚的俸禄,从中取出两贯钱给了许叔微。

许叔微衣着异常寒酸,令人怜悯,李三坚心中不忍,于是就接济了他,同时李三坚心中明白,愈是像许叔微这种人,其自尊心是异常强烈的,若李三坚态度倨傲,抬手赏他两贯钱,必然会引起他的反感,说不定许叔微就会拂袖而去了。

于是李三坚就以府衙预支俸钱的借口,欲使许叔微暂时安顿下来。

两贯钱对于日入约一百余文的开封府普通百姓来说也是笔不小的数目了。

。。。。。。。。

汴河是宋重要的漕运交通枢纽,商业交通要道,这里人口稠密,商船云集,人们有的在茶馆休息,有的在看相算命,有的在饭铺进餐。

汴河附近甚至还有纸马店,卖着香烛、纸钱、纸人、纸马等扫墓祭品。

汴河之中船只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

此时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像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桥头布

状态提示: 第二百七十一章 未雨绸缪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