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冬春晏雨(1/2)
秋元向阿哲伸出手道:“你好,我叫秋元,是……”
“我是阿哲。”
还没等秋元说完,阿哲便敷衍地和秋元握了握手,随后带着一些自傲地撂下一句话,就转过去继续和萨洛聊天了。
萨洛把这一幕看在眼里,不过她也不好说什么,阿哲的性子就是这样,就是委屈秋元了。
秋元见他这样,也懒得和他交谈,自讨没趣。
这时黛莉端着一个盘子走来,给秋元递了一杯咖啡,秋元道谢接过,就见马塔里斯拿着个录音机到了客厅。
“马塔里斯先生,你这是?”
“啊,是这样的,我还没有见过你手上的那种乐器呢,不知道待会能不能录下来?”
马塔里斯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
对于马塔里斯来说,收集冷门的乐器声音是他一个从小养成的爱好,并且他还非常乐意去学习这些冷门乐器,尝试将它们带到更大的舞台。
从二胡的外观上,马塔里斯看得出这是一件弦乐器,但那两根弦该怎么演奏出一首曲子,他非常好奇和期待。
“没问题,马塔里斯先生尽管录音就好,只是希望不要过多的传播。”
“那肯定的,秋元兄弟什么时候开始演奏呢?”
看着马塔里斯那副期待好奇的样子,秋元有些好笑和感慨,便把弓架好,摆好姿势后,说道:“现在就开始吧。”
见秋元要准备演奏了,萨洛摸了摸阿哲的脑袋,让他到沙发上坐好,随后自己也坐下了。
悠扬绵长的乐声从琴筒中传出,仿佛可见音符在客厅空中飘飘摇摇的,让人听了就心境开阔而安宁,回忆起发生过的那些美好的幸福的事。
萨洛听着秋元拉的曲子,也想起了和佩斯奇年轻时经历过的美好的一幕幕,不自觉地泛起温柔的笑,眼眸也微微闭上,靠在沙发上静静浏览着脑海中那走马灯一般的画面。
马塔里斯和黛莉都是专业的音乐界人士,听曲子时不像萨洛一样,他们在享受琴音时也会带着一点分析的思维,发现二胡的声音真的非常好听,而且音色也非常适合各种演出场合。
与之相似的乐器有提琴一族,但却发不出它这般独特的声音,其中的意境也是其它乐器无法描绘的。
不过就是想要将二胡作为主乐器的话,可以配合二胡的乐器实在有点少,而且曲子也很难编。
但要编也是编得出的,只要花费一些精力就好,这种新式的冷门乐器的噱头其实也蛮足,最重要是它的声音非常棒。
听到曲子的前半段,马塔里斯和黛莉除了欣赏以外,最多的就是这种想法,夫妻俩已经打好主意要向秋元请教一下这种乐器的演奏方法了。
不过就在这悠扬宁静的琴声中,阿哲却面带不屑地起身离开了。
虽然他起身时也注意了基本的不发出声响噪音的礼仪,但秋元还是注意到了他的离去。
秋元也不管他,反正只要他没有主动捣乱就行,爱听不听,本来自己也只是想拉给萨洛奶奶听的。
就在阿哲走后,曲子进入到中间阶段,曲调也渐渐地从平淡转向了低沉,不是那种让人一听就听得出悲伤的曲调,而是给人一种身处阴雨绵绵的黄昏之中,微风吹过,淡淡的冷意。
这首曲子是敬老院一个拉二胡的老爷子教给秋元的,那时他已经九十多岁了。
老爷子说这首曲子是他和华彦钧一起创作的,不过后来没能创作完这首歌,华彦钧就瞎了,那段时间也无心创作。
只到后来再由老爷子一个人把剩下的部分完成。
老爷子出生的那个年代什么都没有,他父母是穷人,一件破布衣穿过春夏秋冬四季的那种。
为了维持生计,他父母把那时刚出生的老爷子卖给镇上一户有钱人家,拿了一笔钱就跑去了更南方。
老爷子懵懵懂懂的,什么都不知道,从穷人家的孩子成了少爷,被父母安排着去学钢琴,学洋乐。
但他不喜欢,他喜欢二胡,喜欢琵琶。
老爷子成年后借着打理生意的机会,跑到无锡经商,认识了还在道教里弹曲子的华彦钧,两人的认识源于老爷子一次下午在凉亭里拉二胡,华彦钧恰好路过,听了老爷子拉的曲子,当场就开口批评说拉的稀烂。
老爷子那时候也是青年才俊,心气自然高傲,一听华彦钧这么严厉的批评,顿时不服气地提出和华彦钧斗一斗。
于是两人便在凉亭里弹了一下午琴,从二胡到琵琶,琵琶到五弦琴,最后两人发现双方的爱好竟然如此相似,顿时起了惺惺相惜之意。
杯酒过后,相差七八岁的两人便结为知己,从此往来探讨琴艺,好不自在。
老爷子与华彦钧创作了这首曲子的全半段,那是在那个年代里安静美好的时光的缅怀和记忆。
但后来华彦钧患上眼疾,双目失明,又失去了主持法事的工作只能以卖艺为生,一时悲戚,不愿让好友知道这件事,便隐姓埋名流落于街头卖艺。
老爷子后来也发现了他的身份,但老爷子知道,就算上前道破他的身份,他也不会承认,于是只好暗中接济着,一直到华彦钧死去。
老友去世,老爷子悲痛无比,不经意间翻出了两人共同创作的那半首曲子,于是便闭门写曲,将这首曲子写了出来,每每怀念老友之时便会弹起。
曲子后半段便是无尽的思念,那种深深的情感藏在绵绵细雨般的琴声之中,让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的秋元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