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视察虎头村(2/2)
还是有些用处,打仗的时候也能够帮忙运输运输后勤。有了这些屯垦军,大周王朝打仗的时候,甚至都不用临时征召青壮充当民夫,直接把屯垦军拉出去当民夫就完事了。
最关键的是,这屯垦军不用什么成本,都是当地的青壮兼职,只有安排少部分值守,集中训练的时候才会给一些补贴。
其维持费用相对于禁卫军而言,不值一提。
基于屯垦军的这种特性,此外还有一大原因就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各地的青壮,尤其是原前唐,前宋军里的那些被遣散的士兵们,郭东岩是把屯垦军的模式继续推广,同时加以改善。
正式以各乡为基本单位,设立各乡屯垦大队,各乡屯垦大队的人数根据各乡人口多寡而不同、。
其中弯头乡、仙女山乡、赵家村乡这三个人口众多的乡,其屯垦大队的编制有一百多人呢。
其他的中小乡,则是数十人不等。
最后汇集起来的屯垦兵总数是大约八百人左右。
这八百屯垦兵,都是各地的青壮兼任,平日里不用他们干啥,也不用什么花费,等有需要的时候才会集结起来驻防或者随军作战。
同时把这些青壮置于官方的掌控之下避免出现什么意外。
平日里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比如组织人手开发水渠,修筑堤坝等事情,也能够通过屯垦兵来组织,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地方上的综合人力资源利用。
禁卫军和屯垦军的构架,这是郭东岩为大周王朝初步定下的军事框架,好不好他不知道,但这已经是他能够在粮食有限,人口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维持了战斗力以及数量了。
说战斗力,有禁卫军。
说数量,还可以再加上一个屯垦军,就算屯垦军不能打,但是拉出去大几百人而已是很吓人的。
而吓人这个功效,在某些时候很有用,胆子小一些的敌人一看你大几百上千人,连抵抗的勇气估计都没有而直接投降了。
整顿军队事务的时候,郭东岩也没有忘记外围三大防区的工事建设,春耕过后,郭东岩特地带着人前往虎头乡那边进行视察。
虎头乡里的虎头村以及边上的好几个山口,乃是大山之外从南方进入凤鹤山深处的最佳通道,南方其他地方也不是说不能进来,而是深山老林的没有成行的道路,大军根本无法通行,就算是小部队试图从这些地方渗透进入,估计钻进大山里都会迷路。
因此封堵南部进山通道,重点就在于虎头乡的几个重要关卡,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虎头村。
为了保障大周王朝的国土安全,郭东岩在视察虎头村边境防线的时候,指示第四哨哨官刁一舟,要重视防线建设,加固防御工事的强度,平时多流汗,战时就少流血。
当时郭东岩一边巡视一边做出批示的时候,那可是摆足了派头,他在前面慢慢走走停停,有时候背着手,有时候指指点点,说着一些看似大道理,实际卵用都没有的废话。
而严坤则是紧跟在郭东岩身后,也是装出了一副严肃模样,不时还偶尔插一句:“陛下英明!”“陛下不愧是圣明之主!”之类的废话。
罗云平对此很不屑,虽然有心也说一些违心的恭维话,但是他的脸皮毕竟没有严坤这么厚。
他是大周王朝的大学士,大周王朝实际上的内阁首辅,实际负责着大周王朝的诸多内政事务。
他罗云平需要维持体面,身为大周王朝内阁首辅的体面!
可不能和严坤这样不要脸的吹嘘拍马,丢不起这脸。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