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重生晚清之扭转乾坤》

笔趣阁小说网(biqugeus.com)

首页 >> 重生晚清之扭转乾坤 () >> 第258章虽千万人吾亦往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geus.com/205378/

第258章虽千万人吾亦往(1/2)

而慕容湛这边,在付出了三千人的惨重伤亡之后,才勉强地拖住了敌军第一师、第二师的增援。令他没想到的时,日军竟然放弃了南下,转而对准老虎沟的方向发起了猛攻,慕容湛随即下令全军回撤到老虎沟阵地上。

而日军高层此刻还以为,中国军队已经将主力部队放在水师营跟沈家村方向了,此刻的老虎沟肯定是防守空虚。而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老虎沟这边始终镇守着中央新军的主力,即便是在刚才的战斗中伤亡了三千人,而此刻,有能力作战的,还有一万人左右,并且,阵地上的火炮也是充足的,还集中了新军七成的重机枪。

所以,在日军以为能轻易啃下老虎沟时,他们却遭受到了猛烈的打击,像前几日的状况一样,他们再一次在这片阵地前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而就在这中日双方都在争分夺秒的关键时候,日军增援的大部队还在从土城子赶往沈家村的路上,但是按照步兵的行军速度,等到他们真正投入战场的时候,刘永福的军队就能在沈家村站稳脚跟了,那样子,他们再想打开这个突破口,就难上加难了。

千钧一发之际,秋山好古率领着他的骑兵旅,利用速度跟机动优势,快速穿插到了大部队前面,马不停蹄地往沈家村方向奔袭。

整场战役的天平似乎又慢慢滑向了日军一方。

~~~~~~

很快,驻守沈家村的中国军队便听见了远处传来轰隆隆的马蹄声,那感觉像是无数飞驰而来的箭矢瞄准了自己后脑勺一样。

后方的侦察员骑着快马冲到十一郎面前:报将军!后方出现大股日军骑兵,正在朝我军袭来!

这个在载洸一手调教下成长起来的年轻将领,虽然没有领悟到载洸身上高瞻远瞩的智慧,但是对于战场形势的判断力,却是学到了六七成的。

他在思考片刻之后,随即对将士下达了命令:全体龙骑军将士听令,所有机枪与火炮不准调转方向,继续打击水师营方向的敌军!其余人跟我一起上马,抵挡北部的来犯之敌!

传令兵拿起彩色的指令旗帜,骑着快马往阵地的四面八方散开,便走便喊,迅速地将这一指令传达到了每一支队伍的耳朵里面。

十一郎又回到了他心爱的战马身边,骑到马背上,拍拍他的脖颈,老伙计,我们又要再一起并肩作战了!那匹马接受了这一呼唤,扬起它修长的长腿,对着天空发出了一声壮烈的长鸣。

很快,龙骑军部队就迅速集结起来了,摆好了阵型,这是中日双方王牌骑兵的正面交锋,两支骑兵身上各自承载了军队与国家的希望,他们今日的表现,将决定这场战役的走向。

两军开始在阵前展开队形,蓄势待发。

对于秋山好古而言,这是他一直在等待的机会,没有谁比他更渴望与龙骑军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决战,此刻的他显得异常兴奋。

而日军骑兵旅的将士,面对这支传闻中锐不可当的龙骑军,也丝毫不惧色,在他们看来,龙骑军之前两次虽然都占了便宜,但也只不过是偷袭得手罢了,算不上真正的勇士,不过是一群懦夫行为。

而天生争强好斗、传承了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他们,是绝不会承认自己比敌人逊色的。

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双方的骑兵都开始向前冲锋,这场战役打响前,谁都没有预料到,打到这种关键的时刻,决定整场战役转折点的,竟然是中日双方之间的骑兵对决。

或许连龙骑军的将士也没有意识到,此刻,自己竟会处在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节点上。

那时候的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以汉族人为主体,五十多个民族相互融合形成的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具有兼容并蓄、讲求和合的精神特质,形成理性宽容、和谐共存的文化传统。历史上,中华民族不断地遭受到外敌入侵,而周边的强敌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被同化,最后潜移默化地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后世的许多人都会存在这样一个有失公允的认知,认为中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将儒士视为柔弱之人,并将历代王朝的堕落归咎在这种柔弱的儒家文化上。

但是翻开史书一看,中国历朝历代都不缺乏尚武精神。事实上,儒家思想中也是包含尚武精神的,虽然在某些方面讲究仁慈,但仁慈不等于懦弱,而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孔孟之儒,是文武兼备的儒,是深藏气节与血性的儒,是义之所向,虽千万人吾亦往的慷慨壮烈;是三军可夺帅,而匹夫不可夺志;养浩然之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样的文化精神,我想用《左传》当中的一句古老名言来形容再恰当不过: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

而曾经的四夷,如今许多也成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了。他们有着相同的文字,相同的文化,相同的信仰,龙骑军的将士们,来自各个族群,但知道自己在为这个民族、为这个国家而战。

而今天,他们就要告诉来自岛国的日本人,谁才是这片东亚大陆的主人。

历史上,他们的祖先曾有过许多辉煌的骑兵战争史。西汉时期的汉人就曾北击匈奴,使得匈奴人六畜不蕃息,妇女无颜色,远遁荒漠。从此漠北无王庭,甚至有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宣言。

而蒙清更是在由草原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素来有彪悍肃杀的传统。成吉思汗的

状态提示: 第258章虽千万人吾亦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