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三国之风云再起》

笔趣阁小说网(biqugeus.com)

首页 >> 三国之风云再起 () >> 102章经略汉中1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geus.com/206894/

102章经略汉中1(1/2)

102章 经略汉中(一)

所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只喜欢打江山的刘禅,对理政这块颇有点头痛。好在赖恭、习桢、罗蒙接到刘备命令后,马上组织一大批文官增援。

刘禅和赵云三顾茅庐,带去了刘备的书信,用诚意打动了阎圃,在阎圃和杨家兄弟的带动下,原来张鲁的各级官吏和军官纷纷投诚新政权。

一连数天,刘禅、赵云召集赖恭、习桢、罗蒙、杨松、杨柏、杨任、杨帛、阎圃、林离等骨干商议,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形成统一意见后,飞鸽传书向刘备报告,行大司马、左将军幕府根据报告商讨,对旧体系的官吏和军官进行量才录用,整编了十数万张鲁军,很快保持了汉巴地区的稳定。

行大司马、左将军府对汉巴高层的任命行文很快下来。

立下首功的赵云被任命为护賨校尉、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吴懿为讨逆将军。赖恭、阎圃、杨松、林离为功曹从事,杜濩、朴胡为都尉。

为表彰嘉奖霍峻等八百葭萌壮士的赫赫军功,特别把霍峻所领之军命名为“八佰军”。分广汉之葭萌、白水、剑阁、江油、涪城等益州北部重要关隘为梓潼郡,以霍峻为裨将军、领梓潼太守。傅彤、赵融为中郎将。

习桢、罗蒙、杨任、杨帛为功曹从事。魏延为阳平关主将,张卫、辅匡、宗预为副将,张卫仍为城主。将五斗米教改名为道教,张嶷暂摄教主,龚禄、姚伷带领两千精兵协助整顿教务。同时,对其余有功将士皆厚加封赏,救济贫穷百姓。

此时,霍峻和赖恭老将军的千金赖瑛的婚事也水到渠成,刘备让人加急八百里送来贺礼,借他们在南郑举行的婚事,刘禅下令大宴三日,普天同庆。霍弋有了新妈妈,从此笑口常开,变成了一个活泼阳光少年。

张鲁的汉宁教军经过整编,削去老弱病残,得精兵八万。

更令刘禅兴奋莫名的是,由于厚待杜濩、朴胡,两位夷王对刘禅佩服得五体投地,主动配合收编白虎夷。刘禅从白虎夷,也就是賨人、板楯蛮兵中挑选了两万精锐,由张翼、张嶷分别为左、右督,各统领一万。同时,还成立了娘子军和童子军,分别由赖瑛和霍峻的公子霍弋担任都督统领。

在庞统和童飞的具体主持下,蝉卫组织也急剧扩充,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培训,就可以成为骨干,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飞洒在大汉帝国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枝散叶,为天下一统挥洒青春和热血,实现他们伟大而有意义的人生理想。

刘禅更为高兴的是,在他和四叔自己的努力下,赵云终于立下赫赫战功,被任命为首任汉中太守、镇远将军、护賨校尉。

刘禅想道,哈哈,这个职位正史上属于魏延的,经过自己的一阵骚操作,现实走向悄然发生了改变,为了不埋没了赵云这个帅才,就暂时委屈魏延这个小韩信。文长啊,等时机合适再还你汉中太守、镇远将军,不过你应该是第三任了。

张鲁并没有绝后,还有一个他跟外面一个小妾生的儿子。经此一劫,张鲁已看破红尘,向刘禅提出去益州锦屏山修道的请求。此时锦屏山已落入刘备之手,父子两人没有对张鲁赶尽杀绝,同意了他的请求。从此,曾经在益州、汉宁地区叱咤风云的张鲁,彻底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为了把北伐中原,兴复汉室,刘禅思来想去,决定把汉中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建设的示范基地加以推进,一旦成功,就在益州、荆州乃至将来在全国推广。

于是,刘禅召集赵云、庞统、赖恭、吴懿、阎圃、杨松、霍峻、魏延、习桢、罗蒙、林离等文臣武将,商讨汉中的复兴方案。

刘禅朗声道:“汉中能够光复,在座衮衮诸公居功至伟。大家都深知,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东接荆州东三郡,西南比邻梓潼郡,南面接益州巴西郡,西壤凉州陇南武都郡,北邻雍州扶风郡,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我们看到汉中的重要,曹操要会知道,可以确定,等曹操缓过神来,在不久的将来,他肯定亲率大军前来抢。要守住汉中,北伐中原,兴复汉室,必须经略好汉中,富国强兵,让百姓拥有土地和财富,安居乐业,形成强烈的归属感,拥护我们的政权,从而军民齐心协力,同仇敌忾,保卫好汉中,成为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示范基地。”

刘禅顿了顿,扫视了在座诸人,又说道:“至于如何建设,我想听一下诸位的意见。”

新官不了解情况,旧吏不敢出风头,众人开始短时间的沉默。

赵云看了众人一眼,笑道:“云以为少主非常有远见,可谓是深谋远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汉巴地区受张鲁荼毒多年,要恢复回到正常的秩序需要付出诸多努力。在座各位都是主公麾下经世大才,望大家不吝赐教,各抒己见,群策群力,共建美好汉中。”

林离站起身,向刘禅、赵云拱手为礼,说道:“主公与少主要一统天下,必须有充足的粮草、兵员,故而必须首先恢复编户齐民制度,才能借此获取赋税、徭役和兵役。”

刘禅点头称是,对林离更加刮目相看。

他知道,所谓编户齐民是历代中原王朝政府实行的户籍制度,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

秦献公十年

状态提示: 102章经略汉中1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