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中华世纪谈》

笔趣阁小说网(biqugeus.com)

首页 >> 中华世纪谈 () >> 67吕氏春秋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geus.com/207583/

67吕氏春秋(2/2)

苦干十年修成300里长的引水渠,人称“郑国渠”。

工程进行当中,吕不韦已经感觉不对劲了。工程浩大,耗时太长,占用的人力物力太多了,直接影响到秦国对外用兵。派十万人修郑国渠跟派十万兵打仗没什么两样。这十万人不但不能从事粮食生产还得让国家提供粮食供养。十万人打十年仗对国家来说是非常沉重的负担。

但是吕不韦骑虎难下。工程已经上马了,半途而废就会白白浪费了人力物力。郑国渠能带来的效益对吕不韦有极大的诱惑力。吕不韦硬着头皮修下去。

郑国渠快完工时,有人揭发郑国是韩国的间谍,修郑国渠是韩国的“疲秦计”。

那时嬴政已经亲政了。他把郑国抓来一审,果然是这么回事。

原来韩国总挨秦国的打又无力抵抗,于是想出一个“疲秦计”。他派郑国去窜唆秦国大兴修水利,搞得越大越好。这样秦国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被占住也就没工夫攻打韩国了。

嬴政大怒,要杀了郑国。

郑国恳求嬴政等郑国渠修完再杀他不迟。郑国说,我让你修水渠是“疲秦计”不假,但这对秦国并没有坏处。“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韩国无非能多活几年。秦国却得到了泽被千秋万代的利益。

嬴政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就放了郑国让他继续修完郑国渠。

后来,引泾灌溉工程完成,泾河水被引入缺水地区,灌溉了四万顷亩农田。这些农田的平均亩产达到一钟(六石四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

有人以出土的商鞅铜方升为依据来计算,一钟折合粮食192斤。那时一亩相当于现在的0.7亩。秦时亩产一钟折合现在亩产280斤。陕西主要是种植小米。粮食一般就是指小米。亩产280斤小米,这个亩产在当时是非常高的。现在因为发明了杂交技术,使用了化肥农药,才把小米亩产提到千斤以上。共产党在延安“小米加步枪”时代动员军队参加生产,一颗汗珠摔八瓣,亩产也就二三百斤。

横向比较更能看出郑国渠的成就了。李悝说魏国“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一石半”。亩产是一石半,折合45斤。秦亩是一步宽240步长,其他地方是一步宽100步长。折合秦国亩产108斤。秦国亩产比邻国高出近一倍。

古人一家百亩田,很让现在代人羡慕。其实那时百亩只相当于现在30亩,总产量也只有4500斤。按每人每日一斤口粮算,百亩只能养活12个人。还没扣除赋税。现在亩产千八百斤没问题,还能种两季甚至三季。

关中4万顷(百亩为顷)良田生产的粮食能养活80万人,占秦国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如果折合成军队,考虑到配套民夫、当地农民都得吃饭,有人计算出能支持十五万军队出去打满一年,占秦军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一个郑国渠就能养活这么多人、这么多军队,由此可知郑国渠的意义有多么大。韩国的“疲秦计”变成强秦计。秦国比以前更加强大。

当然“疲秦计”在短期是奏效的,拖延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进程。秦国在修郑国渠期间无力发动大规模战争。

原本秦国在吕不韦当政时期是统一六国的最佳时期。魏韩已经被秦国吞噬大半领土,苟延残喘。赵齐楚在大败之后元气大伤,恢复重建尚需时日。燕国虽然远离秦国没受到过攻击但实力一向不济不值一提。以秦国当时的战力,一鼓作气灭了六国并非难事。但是修郑国渠牵扯了太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秦国不得不把统一六国的战争计划暂时搁置。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状态提示: 67吕氏春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