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黑错人了(1/2)
源头征税的意思就是在商品的生产地只征收一次税款,然后凭借征税证明,商品就可以全国流通。这种税收制度的好处很对,可以将税收牢牢把握在朝廷手中,同时可以借着实行新税制将皇帝设立的各地税关撤销。
毕自严是东林党,也是一个财税专家,听赵和这么大点其头,慢慢对赵和的称呼也变了,不在直呼其名,而是称呼赵和的字。
“谷丰,那按照朝廷现在的实际情况,你应该怎么办?”
这可是个难题,国家大事不是你家里财迷油盐的那些破事,整个国家亿万人口,国政稍微调整就要产生无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才是真正的难点。
赵和沉吟一下,然后道:“部堂大人,现在朝廷内忧外患,人以为不应该实行什么激进手段,反而要维持现状,但可以挑出几个县试行饶税费制度,先从收费开始,试验一下!”
赵和能出这番话当然不是心有锦绣,而是他知道明末各种问题凸显,偏偏辽东还碰到满清崛起,所以才要实行平稳政策。
赵和提出的政策十分保守,完全不像一个热血年轻人应该的,不过宦海沉浮二十多年的毕自严十分欣赏,心中对赵和的评价又上了一个阶梯。
毕自严因为不是穿越人士,所以不知道未来怎么样,所以他将赵和的内忧外患理解为朝堂上国本之争,民间土地兼并的问题。
“谷丰,听你所应该对时政有些了解,你一下你的看法!”
赵和听毕自严这么就是一愣,今不是税收制度答辩吗,怎么变成百家讲坛了?自己只对如何收税有些研究,至于时政那是两眼一抹黑。
但毕自严都问了,赵和只好硬着头皮回答,赵和想了半,只好稍微透漏一下历史:“部堂大人,人对朝廷大佬不便于评论,但皇帝年事以高,应该要为将来准备了!”
这件事东林党已经在筹备,几年前把福王赶去之国就是一项,现在太子身边的老师都是东林党人就是第二项,只要老皇帝一死,新皇帝接班,他的老师马上就是未来的阁臣。
但赵和的并不是这个意思,赵和完后看了一眼毕自严,然后又道:“部堂大人,是不是应该注意一下太子身边的宦官,要提防他们借着机会折腾事情!”
赵和的意思是要注意魏忠贤,只是赵和为了不让人产生怀疑,不能出魏忠贤的名字,不过就这样毕自严对赵和的话也深以为然。
毕自严手捻长须,心想确实应该注意一下太子身边的宦官,万万不能在关键时刻,让这帮阉人最后摘了桃子。可是毕自严知道太子身边的伴读王安有冯保之风,是个对东林党十分友善的太监,难道将来这个王安能反水东林党?
毕自严虽然现在级别不低,但一京官都没当过,所以对朝廷中的一些事情不太了解。今听赵和这么,感觉还是给京中一些东林好友写一封信,提醒他们注意一下太子身边的太监,特别是那个王安。
毕自严现在对赵和这个子十分感兴趣,这子见到自己没有那些年轻饶拘谨,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十分不容易。毕自严知道赵和拜了钱谦益为师,要不是毕自严与钱谦益差着辈分,真想将这子抢来当自己的徒弟。
赵和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香馍馍,刚才他给魏忠贤下套心中十分高兴,现在自己投靠了东林党,只要将未来的东林党大敌魏忠贤弄死,在等将来与自己交好的钱谦益、杨涟登上高位,自己还不是在中央想要挑哪个位置就去哪个位置?
赵和算盘打得挺精,但是他忘了自己对明代历史完全一知半解,他只知道魏忠贤是未来的九千岁,完全不知道现在魏忠贤并不姓魏,而是叫李进忠。同时现在的李进忠也不是什么成功太监,只是皇长孙朱由校身边最低级的打扫宦官。
堂堂东林党的大佬毕自严,能知道太子伴读王安,甚至知道太监魏朝,但实在没听过那个倒马桶出身的李进忠。
赵和还不知道历史因为自己的胡言乱语发生了变化,反而在能给未来的九千岁下套沾沾自喜,赵和坐在毕自严这里侃侃而谈,从国政谈到了民间,从国内谈到了海外。
毕自严对赵和真是越来越欣赏,这个年轻人如果能读书科举,绝对是个名臣的料。
毕自严问道:“谷丰,你现在是何功名?”
赵和听毕自严这么问刚才的高兴劲没了,只好低头道:“部堂大人,人拜师后还未受教导,目前还是蒙童!不过我老师已经为人找好了路子,这次来南都让人去找成基命成大人,准备入了国子监,当个捐生!”
读书讲究尽早,毕自严听赵和现在还是个蒙童,心中叹了口气,心想世事没有十全十美,这个赵和如果不是科举正途出身,将来的成就有限。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无奈,这些科举正途出身的官员牢牢把持各级官员的晋升阶梯,如果不是科举正途出身,最高成就也就是个典史。就算赵和挂籍成了捐生,最多也就当个县丞,想要迈出最后一步成为七品县令,那是难之又难。
毕自严起了爱才之心,不想赵和这种人才没于民间:“谷丰,老夫这里正好缺一个照磨所书办,你可想过来?”
照磨所相当于后世的秘书处,主要负责长官的文件传送、印章管理,照磨所设照磨一人,正九品;检校一人,从九品。同时还有若干书办,相当于后世部长副部长的公文秘书,虽然没有品级,但手中权利极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