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山水有清音10(2/3)
,“迫逐金人几欲弃寨而逃”。然而,由于宋方缺乏统一指挥,士卒贪功,冒失渡护城河,及北岸差十余步时,河冰陷裂。惊乱之际,本来逃跑的金兵,又掉头来杀。“近敌陷河而没者百余人,自是士气益折。”天不助宋,大冷天气,河冰竟然会发生,不被冻结厚实之意外。
————————————————
是以,京都三万禁军,和一些未经训练而参战的居民,就这样因激战死掉大半,汴梁守卫逐渐不支。由于大雪奇寒,守城士兵冻死甚多,活下来的人也被冻得几近僵仆,手指都几乎不能持兵器。无奈之余,靖康帝在禁宫内,光着双脚跪在地上,祈祷老天开眼放晴。大概是时运已去,靖康帝叫天不应,呼地不灵。“大风自北起,俄大雨雪,连续几天日夜不止。”
耐寒的金军,攻城却更加频繁而激烈。无奈之下,主和派的声音,逐渐占了主导地位。宋使、金使,仍在交战中相互往来,穿梭复命,“驿道尽使臣”。力争宋金和战,成了宋廷之头等大事。“士庶莫测其故”,不知朝廷到底是战还是和。
此时,宋将姚友仲等人上奏,要求朝廷尽快下决心,马上列出条件议和,以为缓兵之计。朝廷均不禀报皇帝。其实,金军初来之时,姚友仲就与诸将商议。乘金兵西路尚未到达,东路远来疲敝之际,突发汴京数万精兵,出其不意,攻打金营,必能击溃来犯敌人。然而,当时的宰相唐恪主和议,不让宋军主动出击,丧失绝好机会。而后,“日复一日,其势(金军)益盛,援兵不至,士气沮丧,虽悔无及。”
25日,大雪,酷寒。城南有红光横亘,其色如血,至晓不消。金兵乘大寒天气,猛攻通津门、宣化门。最最关键时刻,宋廷使出最后“绝招”。郭京之“六甲神兵”,大开宣化门迎敌。郭京自己则,施妖道、跳大神,声称其“六甲正法”可以隐形,不让军民上城观看,以免法术失败。所以,城内兵士,皆被迫从城上防御工事中撤出。
百姓信以为真,围观而立等“大捷”者,数千人。鼓噪以助勇者,又数千人。一会儿,这边叫嚷:“前军已夺大寨,金营遍插宋旗!”一会儿,那边又喊:“神兵夺马千匹,大捷大捷。”
金军,才不管什么六甲、七甲、八甲,乱七八糟法术,分两翼疾进,直冲郭京前军,一扫而尽。所谓三五百“神兵”,或被杀死,或跳入护城河,淹死、冻死。
同时,城门不及关闭,金军或直接冲进,或排云梯登城楼。又施火攻,接踵而上。城下金军,摆铁鹞子方阵,开始步攻,鼓噪而行,上下呼应。
各城门将士,因连续日夜鏖战,终于顶不住,金兵如此猛烈攻势。守将秦元、王宗濋二军,各剩数千之众出逃。守御官吏,也相继奔逃。迎敌班值无一用命死敌,皆下城遁避。下城士卒,投戈散地,四壁(四面城)其他城门守士,也纷纷弃城而下。只有刘延庆守御之北城,多坚守了一天。
然而,守城部将刘延庆,仅有万余兵力守御北城。遭到十几万金军攻打,终于寡不敌众。刘延庆及长子刘光国,率余兵突围,皆死于乱兵。其余遁走守军,亦处于被追杀中,生死未卜。
————————————————
遗憾,终是不敌强劲铁骑。润11月25日,汴京陷落。
城破,“居民皆惊扰,号呼奔走”,溃败的宋将士,不少人怨气冲天,乘乱劫杀,一路上死人无数,连宋将姚友仲也被乱兵所害。“将士、使臣、宦官被害者不可胜数。”
傍晚时分,金人又四处纵火,四向城门尽被烧毁,火借风势,成片的王公大宅和居民宅邸被烧毁,“劫掠杀掳,火光亘天,达旦不灭”。
当夜,金兵因为天黑,并未进入城中,杀掠抢劫的“主力”皆是守城溃兵。
26日,东京百姓,害怕被城外金军冲入屠戮。一时间,三十万人,奔赴宣德门请甲自卫。靖康帝仓皇凭城,慰喻百姓。四顾惶恐之际,他头上帽子都掉落下来。
百姓怕皇上出走,涕泣挽留:“陛下一出,则生民尽遭涂炭”。
靖康帝也哭,高呼“寡人在此!”士庶号恸。
靖康帝十分懊悔,自己怎么会相信什么“六甲”之说。回想数日前,眼看汴京即将失陷,束手无策之际,便应允郭京,在皇宫大作道场,希冀神兵突降而退兵。
事情是这样,同知枢密院孙傅,读丘濬《感事诗》。其中提到有郭京会法术招神兵,便禀告靖康帝,于是招之。这个名叫郭京的龙卫兵小卒,胡说他能施六甲法。只要用7777个人,就可以活捉金军统帅,打退金军。又说要选定黄道吉日,派六甲兵三百奔袭阴山(大青山),直捣金国腹地。赵桓及孙傅等,对此鬼话,竟然深信不疑。授予官职,赐给金银财帛几十万,命他招募六甲兵。郭京招募一批地痞无赖三五百,拼凑成军。最后,“六甲”促城破,而郭京,也乘机逃走。
虽然如此,城内子民抗敌情绪依然高昂。他们将,前来议和的金使杀掉。当金兵意欲纵火屠城时,居民百姓“其来如云”,准备进行“巷战”。金军于是在城墙上,慌忙修筑防御工事,以防汴京居民将其赶下城去。
遗憾,民众怎敌铁骑,自然是不堪一击。
其实,此时靖康帝若逃,还是有机会。指挥使蒋宣率数百精兵升殿,想保靖康帝杀出重围。兵将入祥曦殿内,尚书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