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与郭沫若(1/2)
高尔基与郭沫若
图书馆给同学们换发了新借书证。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高尔基的《我的大学》单行本。老师鼓励我们读苏联的、中国当代的、以及如鲁迅那个时期一些进步作家的作品。我们在中学时代读课外书的范围是有一定限制的。比如巴金、张恨水等人的书,不主张看。初中的时候,《卓娅和苏拉的故事》、《无脚飞将军》、《日日夜夜》、《普通一兵》、《青年近卫军》等描写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的比较多。这可能与解放战争刚刚结束,抗美援朝战争正在进行的政治环境有关。同学们心中的偶像就是这些书中的主人公和英雄们。这些故事的情节,主人公的形象现在已经模糊不清;但是,那个时候思想中确实存在一种幻象:什么时候我也遇上那种环境,也如那些英雄一样,……。上了高中,对名人名著有了更大的兴趣。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由于老师“强制性推荐”,故事也确实能够抓住青年学生的心思,很多同学不止看了一遍。特别是看了苏联早期的黑白译制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人物更是耳熟能详。后来苏联彩色电影《保尔·柯察金》、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乌克兰拍摄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视剧,我都是以极浓的兴趣观看。当然,苏联的那些作品的名言也常常闪现在自己的脑海里。无脚飞将军所说的“一个人**陷于窘境,生命并未终结;精神若是萎缩了,生命也就到头了。”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而悔恨……”总会在你遇到困难、受到挫折、陷入窘境的时候,能够发挥刺激作用。
鲁迅、老舍、丁玲、茅盾、叶圣陶、周立波、赵树理等由于课文中有他们的文章,课外书自然也读一些。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同学们很快到图书馆把全部存库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借光。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写的是北满1946年土改的情景,都是我们在那个时期亲身体验过的,所以,对它也有浓厚的阅览兴趣。现在回忆,对我影响深远,引起震动、震波至今尚未平息,还是高尔基和郭沫若。鲁迅对我们那一代人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奠基性的特点,不是在这篇作文中所能尽述的。
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是他的自传体三部曲述了阿廖莎幼年、少年、青年时期的故事。他的外祖母为人善良正直,热爱生活,相信善总会战胜恶。她知道很多民间有趣的故事,怜悯穷人和弱者,赞美正义和光明。联系到我的后姥姥,一天天从日出到日落,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对我和妈妈不冷不热,除了吃饭的时候坐在一起,很少言谈,从来没有讲过什么故事。阿廖莎的外祖父与他的外祖母相反,对待染坊的劳金残暴、凶恶,经常打骂,为人吝啬、贪婪、专横、冷酷。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他开办的小染坊,在俄国资本主义成长、小资产阶级手工业瓦解过程中破产。致使外祖父一家陷入困苦之中。联系到我的外祖父,解放前,地主,雇佣劳金,开办油坊、粉坊手工业作坊,大概属于小资产阶级手工业,离资本主义甚远。我的外祖父精打细算不吝啬,严肃不冷酷,善于理财不贪婪,勤于管理不专横,我从没有看见他骂人、打人。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新制度,在土改中人被斗,财产被分,破产。阿廖莎的外祖父是在资本主义建立过程中破产;我的外祖父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破产。这大概就是社会发展的不破不立的法则。
阿廖莎外祖父家穷困潦倒,阿廖莎与外祖母采摘野果到市场上去出卖,当绘图师的学徒,在船上当洗碗工,当圣像作坊的徒工,历尽坎坷。他体验到了普通俄国人的暗无天日的苦难生活。在那个时候他阅读了大量书籍,积蓄了对这种生活的反抗情绪,也激发了他摆脱苦难、求知的**。他怀着“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不要为环境所屈服”的信念,准备上大学,离开家乡奔赴喀山。
在喀山,所遭遇的严酷现实生活使他上大学的理想化为泡影;他必须为生存而去受雇佣,去干活。在喀山他无处栖身,夜晚和他人睡一张床板,白天在码头、面包房、杂货店打工。喀山的贫民窟、穷街陋巷和轮船码头成了他踏上人生之路的社会大学。身处绝望的深渊,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这时,他接触到了进步学生,接触了革命秘密团体的成员和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革命者。他阅读了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著作。参加了革命活动,受到革命者的教育。喀山的实践使他在思想、学识、社会经验方面有了深厚的积淀,为高尔基的成长奠定基础。
郭沫若的《我的幼年》、《少年时代》、《革命春秋》,有趣,有吸引力,书中的文字非常容易渗入我们年轻读者的内心。很多故事都已遗忘,有些情节依然在脑海中有所残留。比如,他对女人的体验:少年时,观察嫂子的红润的手心、纤细柔弱的手指,产生了爱慕之心;妈妈包办给他娶了一个丑媳妇,他拒绝入洞房,婚后离家出走;在去日本的火车上,走到朝鲜的时候,一个日本女孩见他饥饿难忍,给他一个苹果,她的慰抚,温暖了他的心身,缠绵难忘;在日本,他好奇:为什么那么多年轻女人抱着木桶,泡在海水之中?原来,她们是被战争夺走男人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