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离开圣地(3/4)
猪场的污水、粪便排放的废水坑。经村里多方联系,建成日处理污水120吨的环保型的污水处理厂,废水可以浇灌粮田、养鱼,进行二次利用。北宅民俗生态村空气清新、街道整洁、路旁花草丛生。村民喝的是深410米经检测为天然矿泉水的水,洗的是太阳能热水澡,吃的是绿色食品。村里建起了民俗大院一条街和健身一条街。村里有公园、文化站、健身器材等娱乐设施,这里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它既有都市的特点,又有乡村的气息。
4中国著名村庄汹村编辑
汹,真小,一个行政村,两个村民小组,400多人,1000多亩耕地。汹,真大,名气很大——“中国农村改革发起村”。1978年年底,在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两个农业文件的过程中,汹村牛作价两户一头,国家农产品交售任务、还贷任务和集体提留以及干部误工补助,按人包干到户,包干任务完成后,剩少归自己。当时社员把这个办法叫“大包干到户”。几经磨难,大包干的做法终于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紧接着迅速推向全国,自此,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吹响中国农村改革第一声号角的《大包干歌》与闻名中外的凤阳花鼓一起载入了史册。
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导者邓小平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了面貌。”
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汹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大包干”的实行,使汹村甩掉了“三靠”的落后帽子。引资建起了“汹村葡萄基地”,大力发展以养猪为主的养殖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红色旅游,带动汹经济;着力办好工业园”等“三部曲”,扎扎实实推动着汹经济的全面发展。5村庄类型的影响编辑
自1987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以来,在中国广大乡村全面铺开的村民自治就面临着基于不同立场的争论。村委会的选举作为村民自治最为标志性的环节,更是集中体现了这种理论和现实的各种分歧。
一种观点可以称其为肯定派。持这一观点的人们普遍认为,承载着大国民主建构理想的村委会选举,从制度外壳上直接来自于当代民主价值和民主实践的基本通则。对长期以来要么实行乡绅自治要么实行权力控制的乡村社会来说,这种全国性的制度安排无疑具有“破天荒”的政治突破意义。因此,即使在具体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面向(现象?)如选举细节上的笨拙或疏漏,又如选举之后村庄治理的糟糕依旧,这些都是“前进中的困难”,是最终会解决的“阶段性问题”。只要我们将按此这一制度不动摇,不断完善具体*作规程和相关制度,不仅村委会选举将逐步走向规范,更重要的是,以村委会选举为标志性环节的村民自治也将获得持续发展,村庄治理也由此获得保障。
另一种观点可以称其为怀疑派。持这种观点的人们往往强调,村民选举所发生的空间并非国家权力空间,相反,它只是社会最基层。民主,包括选举,作为现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安排,其首要的功能是解决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一个中央集权的政治框架下,即使在基层社会实行标准样式的民主制度,其意义也不应过于放大。更何况,因为所处政治框架的区别,中国的村委会选举不仅与一般意义上的国民选举存在本质区别,其具体运行效果也与现代意义上的“地方自治”存在具体差异。加之,中国乡村在近代以前最为习惯的是宗族式权威,近代以后逐渐习惯的又是来自外部社会的党政权威。村民的政治习性和村庄的社会特点,一直对具有规划色彩的民主选举进行着事实上的消解。
村民选举之所以从一开始就面临尴尬,就在于它的统一规划面临的是性质不同的村庄。众多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的村庄,它们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是我们思考村委会选举时不容回避的社会事实。一方面,不同类型的村庄已有的治理基础不同,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村庄对选举的客观需求不同,对选举的影响也不同。
划分村庄类型有不同的标准,单从对选举的需求和影响而言,可以采用两个分析唯独,一个是公共利益存量,另一个就是村民间关联的紧密程度。这样,我们就可以首先划分出四种典型的村庄类型。
第一类村庄是公共利益存量比较丰富,而且村民之间存在比较紧密的社会关联。这一类的村庄往往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好,村集体经济比较发达,存在集体资产,因此,竞争村委会职位往往意味着相当的诱惑。而村民之间存在着比较紧密的关联,往往体现为村民内部存在组织纽带,或出现了组织性的分化。这个最明显的就是宗族和“村庄派系”。如果一个村庄既有一定的集体资产,又存在一定的宗族分化或派系分化,这就意味着,村庄客观上需要一套公共规则来安排相关职位。因此,选举的必要性自不待言。
但这样的村庄,村委会选举的竞争也将是非常激烈的,相关的非规范运作也就更应运而生,尤其是对金钱的运用比较突出。而选举完成之后,如果相关职位的安排不能很好地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