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推行新政的最佳人选(1/2)
为了便于管理灾民,王兵出台严苛临时法令,严谨抢劫、qiáng_jiān、杀人等行为出现,避免劳动力受到不必要的损失,王兵以其极端认真负责的性格与行为,将人力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
王兵残酷而冷静的举措大大地加快了两天铁路与承德兵工厂的修建工作,日本人原以为两年内修建好这两条铁路,岂料到在王兵的主持下,只用了四个月铁路路基就修好了。只不过每十米的路基旁边,必有一具尸体埋在下面。
最先修好的是滦承铁路,即从开滦到承德的铁路,日本人将军火用军舰卸载在滦南的金银滩港口,再用火车从滦南运到承德,在承德的兵工厂里组装,从承德再运到京师。
如果不是德国人横加干涉,中日双方也不用如此复杂,王兵更不需要急得少白头地处理此事。
两条铁路修建完毕之后,王兵也没有让这些工人们闲着,开始重新修建北京到天津,北京到张家口,北京到汉口的铁路。以极低的价格来修建铁路,可付出的是人的生命代价,王兵的严谨也让许多人不寒而栗,昔日性格耿直的他,如何成为天下第一酷吏的。
曹跃将后勤的事儿交给王兵之后,便开始准备一番,因为在他计划之中的另一位朝廷重臣,湖广总督张之洞即将抵京了。
李鸿章、张之洞和他曹跃,在王宇给曹跃送上的朝廷三角蓝图之中,是另一个朝廷稳定的支架。
原本湖广总督张之洞在三个月前,即光绪复位的时候便离开了汉口,前往北京觐见皇帝陛下和皇后陛下。
但张之洞因为政局的关系,一路故意走走停停,几经辗转。
他这支老狐狸比李鸿章清闲的多,在沿江各地拜访了一阵,甚至在上海还住了十天,才动身北上。张之洞走得慢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不清楚现在朝廷的局势,尤其是曹跃在将庚子罪臣全都下狱之后,他不能保证曹跃会不会突然对他下手——尽管他不是庚子罪臣。
曹跃在随后的表现,让张之洞安心不已,除了兵变的第一天处理了朝廷中的后党之外,曹跃并没有大开杀戒,京师里义和团的人少部分因为杀了人逃走外,大部分义和团居然支持曹跃的领导,听从其调遣。
在最后的战斗之中,曹跃手下军队更是将八国联军打得落花流水。
张之洞此时还是没有前往京师,他要继续观察曹跃,一般这种战胜的情况下,年轻的“中堂”必定要得意洋洋不知分寸,可曹跃并没有表现如此,他见好就收,主动放下利益,选择与列强一一和解。
懂进的人不少,但懂退的人不多,能够进退自如的,更是少之又少。这世界少不了那些贪得无厌的人,更少不得那些不知进退的人,后世次例更是多。比如股票市场之上,能够看中那一支股票升值并埋下来的人很多,可是买完之后能够卖出去才是本事,很多人手里握着股票就等着它涨涨涨,却不知进退,翻了一倍不够翻两倍,翻三倍一直到崩盘,全都是贪念所致。
张之洞在观察曹跃是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堂,未来的中国需要人支撑,张之洞已经将曹跃视作未来中国的脊梁,等他和李鸿章、刘坤一这一批人倒下之后,一切都将有曹跃来承担。
很显然,曹跃给了张之洞一份还算完美的答卷,让张之洞很满意他的表现。
但就在张之洞在船上的时候,却突然得知一件让他措手不及的事情,那就是曹跃提出的政治改革,将六部制度变为八部制度,增加了外交部与邮电部。
外交尚书李鸿章,可邮电部的改革却迟迟未进行,再联想到自己入京,张之洞似乎明白了曹跃的想法,再联想到这一步布局,张之洞也不由的感慨如今的曹跃是羽翼丰满,正是推动全国进行新政改革了。
新政改革,需要曹跃这样的强有力领导,张之洞感觉曹跃正是新政改革的救命稻草。
张之洞将曹跃视为新政推广的救星,曹跃也将张之洞当做自己的救命稻草,因为张之洞操办的汉阳兵工厂是现在中国唯一一家能够生产弹药的兵工厂,而血军最缺乏的就是弹药。有了弹药,曹跃才能够派遣军队北上东北收复领土,才能东拒德国入侵,才能平定中国统一国家,才能对抗列强建设强国。
没有弹药,什么都做不成。
所以曹跃不得不放下中堂的身段,亲自迎接张之洞的到来。
其实曹跃自己也感觉到自己窝囊,人家穿越之后上帝要么给个什么红警基地、星际交换场,要么身上带着一群这个那个灵丹妙药,金手指打开,偏偏他清清白白来到此间,历经了那么多事那么多苦,终于成为人上人,然而更加麻烦的事情来了,正所谓能力多大责任多大,成为军机首辅大臣之后,曹跃反倒不如做一个边军统帅小军阀逍遥自在了,处处受限处处都是掣肘。
皇族的关系、国际关系、国家前途、官僚人事、军事发展、国家建设、民生影响、灾难灾害……一系列的压力迎面扑来,若非战争状态下,曹跃还真的难以解决这么多麻烦。恰好是战争状态,曹跃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擅长之处,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给百姓留下一个铁血中堂的印象。
尽管民间一些“公知”认定曹跃授意李鸿章签署卖国条约,可对老百姓来说带给他们最大的好处就是战争暂时停止了。
随后曹跃颁布政令,由于庚子年间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遭受旱灾,两年之内五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