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乡村的早晨(1/2)
李杨回到小店,刘蓉已经等着他了,见到李杨回来,直接便是拉着他一起去了车站,本来想要将李俊喊回去的,结果李俊表示这边的生意走不开,并且王悦一个人肯定会忙不过来。
刘蓉没有坚持,就只是带着李杨回去了。
回到小镇的时候天色差不多快黑了,小镇的道路上灰尘飞扬,除了小镇中心的几条街是水泥路以外,周围的小镇全是黄泥路,就连后世的省道此时还没有修呢,李杨记得貌似应该是在明年上半年动工。
客车一路开到大伯家门前停下,因为大伯家就建在未来省道的边上,一阵风吹来,吹起不少尘土,让李杨还有些不适应。
两人下了省道,就看到大伯和大娘正等在下面。
“回来啦,一起进去吧”,大伯看到两人,便是和大娘一起走了出来,显然是刻意在等他们。
走在乡间的大路上,天色已经是暗了下来,两边的田野蓄满了水,等待来年的播种,水面上泛起点点的灯光。
走了十来分钟,才到了村子里,此时爷爷奶奶家里面非常热闹,爸爸,还有李杨在镇上住的小姑一家都来了,人不少,此时正在厨房里面忙活着。
李杨家里面保存着村子里为数不多的土房,李杨家的厨房,牛房,还有曾经养马的马房,都是用黄土加一些牛粪制成的,也就是说,除了正中间的两件正房其余房子都是土房。
村子里的房子大多数都是这几年翻新的,只有李杨家没有翻新,因为有了感情,大伯自己去省道边上修了四层小楼,是村子里第一家最先修小楼的,李杨记得,就在这两年,自己家也会在大伯家旁边修一样的小楼,老家的房子就没必要翻新了。
这两间房,是80年的时候一家人的辛苦劳动成果,自己做的砖,那个时候,工人干活都喜欢喝酒,而且需要不少的肉,这些东西在当时都是比较难弄到的,好在李杨的爷爷年轻时的身份给他带来了不少的好处,别人打不到酒,他都是几壶几壶的往家里拉,包括同样珍贵的柴油,爷爷都能够很轻松的弄到。
这些东西,使得他们家成为了全村第一家拥有砖石楼房的家庭,爷爷每次说起这些,也是很自豪,他喜欢说起自己年轻的时候,那些年下乡视察的日子,和群众一起生活的日子,说起这些,爷爷就好像是回到了那个年代一样,真正的与民同乐。
那个时候,一个县城,十几个乡镇,没有现在的所谓专车接送,下乡视察基本靠走,古蔺县这边又多是山路,也没有什么水泥路,所以,那些年的日子都是辛苦的,但是经历过的人却是不觉得是一种苦,一辈子都会受益。
李杨他们到了之后,气氛到了最高点,整个厨房都是欢声笑语,爷爷奶奶也是笑脸不断,到处走走看看,而对于李杨的爷爷来说,最喜欢的便是喜欢拉着孙子说一些这些时间的变化。
吃过晚饭,李杨睡在了他曾经睡了十几年的床上,被子是洗过的,散发出一阵淡淡的香味,旁边就是他父母的房间,小时候,一直就是这么过来的。
李杨老家的面积在整个村子里是最大的,或许是习惯使然,每天早上,李杨的爷爷都会很早的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将家里面的牛牵出去,打扫牛房,李杨记得小时候,天刚刚亮,就会被爷爷叫起来,帮他抬牛粪出去倒掉,也不会真的扔掉,倒在竹林里堆积起来,来年春天播种的时候就是很好的底肥。
做完这个,李杨就会出去放牛,李杨这么多年,家里面一共换了三头牛,都很温顺,那个时候,李杨会骑在牛背上放牛,迎着早霞出去,回来的时候,正好是八点的太阳,吃过早饭,一家人又该下地干活了。
十几年的农村生活,养成了李杨早起的习惯,不管睡得多晚,他习惯早起,今天也不例外,天色刚刚能够看见,他便是起床了。
此时的农村,早晨已经是有了淡淡的雾气,院子外面的小路上,此时没什么青色,这个月份,早就没了青草,只能是靠着晒干的稻草给老牛吃,虽然营养跟不上,但是好歹饿不死,只有等到来年春天,到处青色的时候,才是老牛最幸福的时刻。
李杨看了看时间,七点半,厨房的灯光已经亮起,牛房也传来动静,他知道,这是爷爷又在重复着每日的活计了。
李杨来到牛房,牛粪的气味扑面而来,他皱了皱眉,却是继续走了进去。
“醒啦,怎么不多睡一会儿”,爷爷看到李杨醒来,笑着问道。
“睡不着,我来吧”,李杨接过爷爷手里的工具,打扫着牛粪。
爷爷说这头老牛已经不行了,干不动农活了,过了这个春节,就只能将他卖给牛贩子了,虽然很舍不得,但是一头健壮的水牛才是一个家庭的财富。
养牛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农忙的时候,出租水牛一天,可以有二十元钱,这算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做完这个工作,爷爷开始打扫着自己的院子了,每个地方都会打扫得很干净,爷爷说这样看起来很舒服,李杨也觉得是。
来到厨房,奶奶已经在忙活着了,黄土做的灶头,两口大灶和一个小灶,此时奶奶正在小灶上生火。
红色的火光,伴随着灶头上升起的炊烟,早灶头的上面,还挂着去年的几块腊肉,已经被熏得看不出颜色了,这些肉挂在上面,象征意义大于它们本身的意义。
李杨帮奶奶烧了一会儿火,等到刘蓉过来后,才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