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独当一面(之五)(1/1)
“你们的这个商场搞得还挺像样嘛,要再接再励哟。”刘市长端坐在沙发上,对胡大海说道:“老胡呀,你是市人大代表,你的公司应当成为搞好我市商业经济的一面旗帜,你可一定要下大力气,要把商场的生意做活嘛。”
“当然当然,我们公司决不辜负市政府和市领导的信任,新商场一定为繁荣我市的商品经济作出较大贡献,”胡大海礼貌地示意着茶几上的茶杯,殷勤地说道:“刘市长,您请喝茶。”
“老胡,我跟你打听个事情,”刘市长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话题一转,问道:“听说我儿子文斌现在进了你的公司?”
“呵,是呀,”胡大海知道不能把事情说穿了,只好扯出一串谎话来作挡箭牌,搪塞地说道:“我看小刘没个正经工作也不是个事,再说他又有开车的技术嘛。这不,我便让他到公司里来帮忙,当个司机开开车。”
“我这儿子前些日子跟我闹翻了,从家里搬了出去。孩子大了,管不了喽。”刘市长不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唉,我这儿子也实在是不争气呀。好好的工作,撒手就不干了。老胡,你的公司既然收留了他,那你就得帮我好好管教他哟,千万别不能让他干出什么非法的事情。不然到时候,别怪我找你问罪哟。”
“您放心吧,这我知道的。”胡大海微微一笑。
刘国栋市长虽然前来出席了胡大海公司下属的新商场开业典礼,但他与胡大海谈不上有什么私下交情,更没有什么权钱交易的传闻。说起来,胡大海的昆鹏贸易总公司,至今在所有制形式上还是挂着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招牌,其前身是从街道福利厂演变而来。这种私有公司挂靠主管单位的目的,一是使公司能够在商场上有相当的信誉度,二是让公司在税收上能够得到国家有关优惠政策的扶持。当初,为了使公司在规模上迅速发展并在市里搞出更大的名气,胡大海可谓是绞尽脑汁、想绝办法。
胡大海的贸易公司成立不久,便积极响应市政府“菜篮子工程”的实施计划,利用这个机会大做文章,从而使公司得到了市里有关部门的大办扶持和帮助。公司先是和市郊石岭公社麻村大队签定联营合作协议,负责投资搞蔬菜供应基地。接着,胡大海又进一步投资建设了大型养鸡场,搞鱼塘承包并与当地农户联营养鸭子等农业生产的项目,搞起了鱼、肉、蛋等副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可最后的结果却不尽人意。当时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制约和影响,公司这些投资项目一直都做得不太顺利。在两、三年中,胡大海在农业方面的投资不但没有任何收益,还被逼垫进不少资金抽不出来,使其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不过,让胡大海感到安慰的是,他的公司总算在市里闹腾出了一点名气,并使他本人在一九八五年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如今,胡大海的公司成了市里搞活商品经济重点扶持对象,这也是刘市长能够前来祝贺的根本原因。
在新商场门口外面,胡大海和唐秋燕送走了刘市长一行人后,两人返回到毕自强的经理办公室。
“刘市长走了吗?”毕自强一见胡大海进门,赶紧从办公桌后走出来,问道:“胡董,中午也不宴请一下市长吗?”
“唉,可累死我了,”胡大海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对毕自强一摆手,说道:“刘市长那可不是什么人都请得动的,他才不吃这一套呢。算了,他能来参加我们公司新商场的开业庆典,这就很不错了。”
“哦,胡董”毕自强点点头,转身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叠资料递给胡大海,说道:“有关商场合理规划和专业管理的计划书,以及有关的管理条例,我都全部做好了,请您过目。”
“是吗,我拿回公司再看吧,”胡大海接过资料,随便地翻看了一下,递给唐秋燕,对毕自强微微一笑,鼓励地说道:“好好干,这里就全权交给你了。”
“我知道,胡董放心,我会做好的。”毕自强很有信心地答道。
在经商的过程中,如何利用各种客观条件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很需要讲究一些策略。尚在场地装修期间,毕自强时常抽空到新华书店查找有关商业经营和推销的书籍。当时,书店里的这类书籍不太好找,他好歹还是购买到了几本书,用来自修和补充他在商业方面欠缺的知识。毕自强充分意识到,要规避商铺投资的风险,必须要完成新商场结构布局的新构想。如何做到保赚不赔呢?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终于一手策划出新商场的运作模式。
作为管理商场的“昆鹏商贸经营部”的经理,毕自强把昆鹏商场把面积较大的地方,即旧剧场改建为出租式服装百货商场:每十二个平方占地为一个商业性出租单位,租凭给愿意进场的众多商家和个体户们。在招租广告贴出不到三天的时间里,商场内一百多个摊位已全部被人们抢着租订了。这样一样,昆鹏公司付给市歌舞团这两栋建筑物的年租金就一下子全部拿了回来,竟还略有盈余。
另外,毕自强把相邻的那栋两层楼作为公司的商业地盘,底层是自己的百货商场,楼上是公司下属木材厂的家俱商场。如此,昆鹏公司包租下市歌舞团的整个场地后,等于没花费多少资金,转瞬间凭空挣来了一栋两层商场楼的经营地盘。
在胡大海的信任和支持下,毕自强初入商海独撑局面,找到一块在经商上的磨砺之地,初露锋芒。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