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太原阴云(2/3)
合的契机,实在是几年都遇不到一次,李世民深知他父亲不是没有野心,只是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而已,当下跪下重重叩首,语气坚定地说:“父帅q日左近都是自己人。父帅还装腔作势作甚?父帅要送孩儿去免罪,若是真能保家族平安,孩儿如何敢惜命。怕只怕孩儿殒命之后,我李氏一门仍然不得安妥。到时候父帅悔之晚矣!”
“你……”
“父帅,大丈夫当断则断,不可再犹豫了!”
李世民说完这句话,对一旁的参谋刘文静也使了个眼色,刘文静马上也出列跪下,对李渊说道:“主公,二公子所言甚是,还请主公早定大计!”
李渊毕竟刚才呵斥过了李世民。如果被李世民加码强谏便听从的话,毕竟父亲的威严也会受损,但是刘文静这种外人也参合进来之后,效果就不一样了,一来这件事情毕竟已经为外人所知,李渊可以说是害怕“纵然不依此行事,只怕也不密**。不得不行此下策”。可以有一个半推半就的台阶下。李世民对父亲的面子照顾得很到位,所以李渊的口气很快就软了下来。
“二郎,你所言为父如何不知——只是你大哥作为质子,一直留在京师大兴。你姐姐秀宁和姐夫嗣昌何尝也不是如此?为父此前已经密信让他们窥伺良机离京来与我们团聚,但是至今没有音讯。定然是杨广的心腹走狗们忌惮为父,将你兄嫂与姐姐姐夫看得太紧——为父这也是投鼠忌器啊!”
李渊的长子李建成。和女儿李秀宁、女婿柴嗣昌,一直都是作为质子扣在大兴担任一些闲职的,比如柴嗣昌就是和其本族长辈担任大兴宫的宿卫,被阴世师所统领;而李建成也在大兴留守卫玄麾下为官。
阴世师和卫玄都是杨广的死忠,只要不出意外,肯定是不会放李渊的儿子和女婿来和李渊团聚的。倒不是说他们已经对李渊有什么特别的怀疑,而是对任何留了质子在朝中的方面镇将都如此防范。
历史上李渊在大业十三年六月份才正式起兵,而早在二三月间就派密使联络李建成和柴绍,便是让他们寻机提前跑掉。而李建成一直熬到六月份才逮会逃回太原,让李渊已经箭在弦上紧绷了几个月的兵马得以出击。而柴绍和老婆李秀宁便更惨一些。比李建成跑回来还晚,李渊起兵时他们还没离开敌占区——
后来李世民的御用文人写出来的唐朝史书上。当然会掩饰柴绍窘迫之时不得不抛弃妻子独自逃命回国的惨状,也会把李秀宁一个孤女被家人抛弃在敌后不得不组织私兵自保的行为,美其名曰“有预谋地组织娘子军、与大唐正面进攻的部队里应外合、夹击屈突通”。
实际上,柴绍和李秀宁不过是被李世民逼着父亲提前起兵的谋划给卖了而已。而李世民当然也想一并卖了李建成,只可惜李建成在父亲李渊心中太过重要,只要李建成没有安全脱险,李渊就死撑着不起兵,宁可错失战机,才让李世民的卖兄之谋没有得逞。否则的话,将来哪里还需要再来一场玄武门之变呢。
“哼,真要让卫玄那老东西把大哥一刀剁了才好呢。”李世民在心中恶狠狠地想着,可惜这种念头是绝对不能表露出来的,尤其在父亲面前,他必须装出对大哥的安危很是担忧的样子。酝酿了好半晌情绪,李世民才说道,“大哥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么?卫玄老儿昏聩,他应该不至于看得太紧,如今都一个多月了,应该逮到机会了才对。父亲也应该早作准备,一旦大哥回来,可以直接揭竿而起才好。”
李渊见李世民好歹还是挺顾及兄弟之情的,又觉得李世民所说的有备无患之议确实是持重之言,便没有反对。
“罢了罢了,时至今日,是破家亡身,还是化家为国,便看你们兄弟将来努力了。魏刀儿的降兵,如今先全部收下,整编在营,拿出太原仓的余粮先养着。若是两个月之内有用到之处,也好马上派上战场。河东各郡咱们的人,也都分派到位——这件事情让刘先生去办便是。”
李渊大致分派了一番,算是下了开始启动战争机器的准备。李世民在一旁听了,赞同了一番之后,顺着李渊的言语往下说:
“父帅,以孩儿之见,父帅在关中威望,已经是仅次于杨广昏君的人物了,卫玄、阴世师等人虽然朝中权位不低,但在关陇门阀氏族之间的影响力,如何比得父帅?因此,让大哥归程的时候,其实也不必等到他到了太原再起兵,只要他逃出大兴虎穴,到了河西之地,我军便可以起事了——虽然河西名义上还是阴世师直辖的地盘,但阴世师人在大兴,无法直接掌握地方,我大唐兵马若是先暴露了起兵的风声,而后再图谋河西的话,难免会有渡河之困。
不如在正式起兵之前,先有实无名,到时候假借一个追击贼寇的名义,在河内一带摆出架势先让一军渡河进入河西,然后大哥也敲赶到。到时候我军猝然起兵,大哥顺势接掌渡河之兵,岂非两便?战国之时,秦、魏相争,魏将吴起便是靠经略河西,让秦军虎狼之师不得不受凭高视下之苦,不得施展;后来吴起遭遇内敌陷害而亡,河西之地落入秦手,秦军才反制魏国。若是我军能够在出兵的第一时间便抢占河西桥头堡,则南图关中,易如反掌!”
李世民的这条建议深谙兵法,此前一直担心起兵阶段会不太顺利的李渊听了自然也是怦然心动:“这样行事……你大哥不会有什么危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