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伏魔记之腾蛇初临(10)(2/2)
魔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和他切磋一番,这是离玄沉入梦乡前最后一个念头。ps:既然提到了秦明,那在这里说一下这个人。
霹雳火秦明,梁山排名第七,上应天猛星。
古代有很多人面对死亡却依然保持铮铮铁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名。名是对德的奖罚,若是有德之人,就会有众人称赞的名节,若是无德众人,自然有人在背后戳脊梁骨,而且那时候,名还不是虚名,是可以有实际好处,甚至可以荫庇子孙的。正是因为有名对德的奖罚,所以才有人好德。对于秦明来说,当他说出那句“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的时候,他在意的就是家族名誉(秦明是“山后开州”,出身军官世家),而在宋江用数百百姓的血将他的名彻底污了之后,让他彻底坐实反叛朝廷后,秦明‘露’出了他的卑劣本‘性’,不提数百无辜百姓的‘性’命,不提妻子家小的‘性’命,欣然接受了宋江的好意,落草为寇。
古代君子,因有德而有名,但对于秦明这种人来说,他们是为名而守德,这本来也没什么,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他们毕竟还是在守德,至少表面上还是君子。但因为某种原因,他们失去了名的约束,就会显‘露’出本质来,这时候绝大部分人显‘露’的本质是人,但有少部分,显‘露’的本质是魔。
秦明就是这么一个人,在名的约束下,他是忠臣,但失去了名的约束,他就化身为魔了。
有人说秦明和扈三娘很像,但其实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扈家庄被梁山屠尽,扈三娘只身被俘,她要想活下去,只能靠梁山了,没有别的出路了,毕竟那个时代,对‘女’‘性’的束缚还是‘挺’严重的。(在本文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放宽)
但秦明不一样,对于一个男人,尤其是武艺还‘挺’不错的男人来说,除了落草为寇,出路还是有的,甚至说就算是落草为寇,也不一定非要选择害死自己妻小的人作依靠。
水浒开篇写到的第一个好汉是王进,他和林冲一样,也是个禁军教头,得罪了高俅,直接逃了,路经是史进庄上,引出了水浒的故事。他的结局书中没有写到,但这个人是有历史原型的,结局还算可以,在边疆效力,最后马革裹尸,这对于古代的武将来说已经算是个不错的结局了。
对于这个人物有很多中不同的解读,但我认为,这是水浒作者在为水浒中许多好汉指出的一条路来,就算不去从军,在那个年代,真正想要隐姓埋名,安稳过活还是可以的,而且有着一身武艺,还可以免去很多欺负。但很多人明明有这么个机会,但他们都放弃了,而是选择入伙梁山。以我来看,这是因为这些人身上有魔‘性’,他们不甘于安稳务农,渴望的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以秤分金银的生活,若不能当官,就当匪,总之就是不当低层的劳动人民。从文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梁山好汉入伙前也都不是低层农民,他们是恶霸,是贼寇,是闲汉,是同官府一样以劫掠欺压老百姓为生的人。这种人身上是有浓重的魔‘性’的,水浒作者为群魔立传,然后以一场对方腊的战争,‘荡’平了这些魔头,最后活下来的二十八个人中,不说成佛成仙,至少也是个人,至于那些魔‘性’深重的,全部死了。
很多人会觉得水浒好汉的结局有些仓促,那么多武艺了得的好汉扎堆的死了。那是因为他们该死,而且是早该死了,那些喜欢把人‘肉’做成包子的人如果作者不把他们写死,那还算什么名著!
水浒这本书其实很奇怪,它是在为群魔做传,以群魔的视角来写的,使得很多读者会莫名的对这些魔头的行为有所认同,但魔终究是魔,最后不会有好下场的。
既然说到了秦明,那就说一下他的结局吧,他在征讨方腊时,与方腊之侄方杰大战,后因急躲暗器,被方杰一戟耸于马下,死于非命。这就是这个失去了名的约束后,化身为魔的最后结局。
最后再提一句,在这一章中大家可以看出,离玄在对柴进进行引导,往魔的方向引导,柴进本来是个安详清贵的人,但离玄偏要将其拖入到江湖的血雨腥风中,进去了,就很难保证自己干净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