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吴文英(十首)(1)(1/3)
吴文英(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阅读本书最新章节,请搜索800】四明(今浙江宁波市)人。曾在苏州、浙江一带当幕客。词有《梦窗甲乙丙丁稿》四卷。
吴文英词远承温庭筠,近师周邦彦,在辛弃疾、姜夔词之外自成一格。尹焕推重他说:“求词于吾宋,前有清真,后有梦窗。”(《花庵词选》引)吴词注重音律、善炼字面、多用代字而且雕琢工丽;但因过分研炼,有的词流于晦涩。张炎《词源》就认为吴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这是南宋两派词论在评析具体词家时看法上的分歧。实际上他在艺术技巧方面有独创之处,不能片面否定。吴词的主要缺陷是和历来写艳词的作家一样,即内容比较狭小,较少反映社会现实而多个人身世之感。
清代浙西词派以吴文英为姜派词人。到清中叶以后,周济《宋四家词选》则将吴文英与辛弃疾、周邦彦、王沂孙列为四家,以总领两宋的词人。这一看法影响到晚清的许多词人,他们对吴词展开了更为认真、深入的研究。
祝英台近春日客龟溪1游废园
采幽香,巡占苑,竹冷翠微路2。斗草溪根,沙印小莲步3。自怜两鬓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处4。昼闲度。因甚天也悭春,轻阴便成雨5。绿暗长亭,归梦趁风絮6。有情花影阑干,莺声门径,解留我,霎时凝伫7。
【注释】
1龟溪:在今浙江德清县。《德清县志》:“龟溪古名孔愉泽,即余不溪之上流。昔孔愉见渔者得白龟于溪上,买而放之。”
2幽香:指清香袭人的花枝。巡:行游。古苑:即“废园”。翠微:指青翠的山气。翠微路:指山间苍翠的小路。这三句是指在荒废的园林中漫步,边摘花,边穿过苍竹绿丛掩映下的小路。
3溪根:溪边。小莲步:指女子的脚印。《南史·齐东昏侯记》:“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这两句是说女伴们在溪边斗草嬉游,在沙地上留下了脚印。
4这三句是说一年易过、又届寒食节,自己年华老去,却还在他乡浪游。
5因甚:为什么。悭(qian千):吝啬。这三句是说为什么老天也吝惜春光,稍阴便又下雨,致使春日虚度,无法尽情游赏园景。
6这两句是说春光易老,已是绿满长亭归路,自己的思乡之梦也随着飞絮远去(指思归而不可得)。
7这三句是指花影摇曳、莺声婉啭,似乎含着无限情思,使我不禁伫立凝想,为它们的挽留而暂时流连。
【简说】
本词写寒食节客游废园时的身世之感,写来含蓄沉着,情韵特胜。上片先叙巡游废园时见到的清幽景象,并因佳节而兴起自身孤独、浪迹云山的慨叹。下片写寒食天气:轻阴成雨,引起旅人归思,而花影、莺声又象在含情挽留,寥寥几句,勾勒出他留连美景、欲行又止的形象。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1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2。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3。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4。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5。热门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6。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7。
【注释】
1除夜:除夕。立春:周密《武林旧事》说:“立春前一日,临安府进大春牛,用五色丝彩杖鞭牛,掌管预造小春牛数十,饰彩旛雪柳……是月后苑办造春盘供进,及分赐……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
2红情绿意:剪彩为红花绿叶,即春幡,可以戴在头上。辛弃疾《汉宫春》有:“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花信:“花信风”的简称,即花期。此处指彩幡。这三句是说立春日妇女头上戴着新制的彩幡。
3这两句是指残阳照、东风吹,不放旧岁的年华逝去,兼指立春与除夕。
4西窗:指昔日自己和伊人晤谈的地方。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侵跷:天刚亮。新年莺语:杜甫诗:“莺入新年语。”这三句是说除夕之夜与伊人点烛守岁,在笑语声中迎来了新年。
5尊俎:偏义复词。这里揩俎,即砧板。玉纤:玉色的纤手。擘(bo):剖分。黄柑:春盘中的果子。辛弃疾《汉宫春》:“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幽素:幽情素心。这三句是回忆旧时伊人曾手剖黄柑,准备春盘,那种温馨的芳香绾住了自己的幽情。
6这两句写自己归家心切,梦魂如能飞返故乡,徜徉在那波平如镜的湖边,恐也将迷离失路。
7结尾三句,写眼前天寒,孤身作客,两鬓苍白,好象沾上千点吴霜,与乱落如雨的梅花相对无语,可说是景中见情,倍增凄寂之感。吴霜:李贺《还自会稽吟》:“吴霜点归鬓”。
【简说】
题目是除夕又兼立春日。上片写人家除夕守岁以及迎接新春之乐。先写头上春幡。《岁时风土记》说:“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裁为小旛,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之下。”春幡表明春已来到,添烛不眠则是极写守岁之乐。
下片指出立春所用的春盘黄柑,是伊人所置办。如今春已归来而客犹未归,归梦苦自萦绕,相对唯有落梅如雨。这里上下片对照,设想细致入微。
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1。楼前绿暗分携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