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苏辙(一首)(1/1)
苏辙(1039~1112),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洵之子。嘉祐二年(1057)与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累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后因事忏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再谪雷州,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又复太中大夫,再谪许州,致仕。卒谥文定。子由善文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著有《栾城集》、《栾城后集》、《栾城三集》和《栾城应诏集》。
水调歌头一首
徐州中秋1
离别亦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2,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3,同泛清河古汴4,船上载《凉州》5。鼓吹助清赏6,鸿雁起汀洲7。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8,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9,相对永登楼。
【注释】
1徐州中秋:这首词作于神宗熙宁十年(1077)中秋节,苏辙与兄苏轼“相从彭门百余日,过中秋而去。”(苏轼《水调歌头》小序)
2东武:县名,汉置,隋始改为诸城,即今山东诸城。
3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市。
4清河古汴:徐州护城河上接古汴河,下连古泗水,属于清河的一部分。
5凉州:指凉州古曲。
6清赏:赏明月。
7汀洲:水边平地。
8素娥:姮娥的别称,代指月亮。
9王粲:东汉文学家。因战乱依刘表,不为所用,登当阳(湖北)城楼,作《登楼赋》抒发离乡日久,功业难成的感慨。
【简说】
这首词作于神宗熙宁十年(1077)中秋节,其时苏辙同哥哥苏轼分别七年之后,相聚在彭城,“相从彭门百余日,过中秋而去”。(苏轼《水调歌头·序》)在中秋泛舟赏月时,作者写下了这首词,其兄苏轼也和作一首。苏轼兄弟两人,手足情深,自幼相伴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早岁又同登进士科,后因宦海飘泊,天各一方。二人经常互寄诗词,以诉相思。苏轼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就是怀念苏辙之作,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对苏辙的衷心祝愿。
苏辙的这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开门见山,叙写离愁,“离别亦何久,七度过中秋”亟写分别之久,其中透露出思念之深。“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是回忆去年中秋,其兄苏轼在密州东武过中秋,曾写《水调歌头》词,表达无尽的离愁。“岂意彭城山下”,五句,是写今日欢聚赏月的愉悦。“岂意”中隐含着无限的惊喜。尽管兄弟团圆赏月,泛舟引吭,实为一大快事,但从《凉州》古曲中也流露出忧愁和悲凉。词的下半片则极力渲染一种“醉不成欢惨将别”的哀怨气氛。“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是写人惜月而月无情,不为暂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是写人惜人而人不能留的苦楚。这三句令人联想起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扬柳岸、晓风残月,所描绘的凄凉景象。两者都以情景交融取胜,实为异曲同工。全词以“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作结,用王粲登当阳城,怀乡慨世,作《登楼赋》的典故,表述了自己愿与其兄苏轼一起隐退归乡,共叙天伦的希望。
这首词的基调比较低沉,但感情深挚真切,发自肺腑。况周颐《蕙风词话》云:“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脱稿。”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