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隐姓埋名,初入仕途(5)(1/2)
“这蒸乳猪的制法是这样的:首先是选好肥壮小乳猪一头,治净,煮到半熟,放到豆豉汁中浸渍;再准备生秫米一升不经水,放到浓汁中浸渍至发黄,煮成熟饭,后用豆豉汁洒在饭上;细切生姜、橘皮各一升,三寸葱白四升,橘叶一升,同小乳猪、秫米饭一起放进甑中,密封紧实,蒸上两三顿饭的时间;最后用熟猪油三升,和着一升豆豉汁,浇在小乳猪身上——就成了你眼下这道宫廷美味蒸乳猪!你算算,这得花去多少调料、多少米油、多少工夫,才能让马君你尝到它的美味?能用五天五夜的工夫做出来,这位京师名厨的手艺已是十分了得了!”
司马懿听了,暗暗咋舌。如此听来,做好这一头蒸乳猪只怕要花费不少铢钱呐!不知又有多少民脂民膏被这些贪官、豪户虚掷其中!他心头一动,忽然想起了流民棚户里刘寅他们吃的青菜汤、糙米饭,鼻腔一酸,再也没了什么口味,那些乳猪肘肉再夹到口里也是味同嚼蜡了。
双方的过场礼数到了此刻,也都已走得差不多了。杜传感到现场气氛火候已到,这才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手指慢慢捻着嘴角的“八”字胡,向司马懿缓缓问道:“马君,本座听得你今日带了三十几个豫州流民的户主,到东郊去划分屯田了,却不知此事做得可顺当?”
司马懿听得他这么讲,眉棱禁不住猛地一跳,目光在他脸上飞快地一掠而过,立刻又收了回来,落在面前那只盛着乳猪肘肉的木碟上。他沉默了片刻,仿佛不胜重负地深深叹道:“这些豫州流民都嫌弃咱们划拨的那些官田偏远贫瘠,一个个都不想在这里安居落户从事屯田了!在下如今也是一筹莫展啊。”
“马君有所不知,河内郡先前的官田一直就比较少,又加上近几年来河内郡本地流散丧亡的户口又不是太多,所以它们也确是有点儿偏远贫瘠……”杜传心道:你这小子现在终于也叫苦喊难了哈!嘴里却呵呵一笑,假意向司马懿开解道,“你可以多多劝说那些流民户主,让他们勉强将就一些罢。”
司马懿听了,只是心念疾转,并没有马上答话。此番来四海楼之前,他已到上计署档案库里查过一些本郡户口田亩的资料了:河内郡在黄巾之乱前有二十万户士民,而自黄巾之乱至今,河内郡有十二万户士民——这样一算,在这几年里河内郡总共流散丧亡了八万户士民。那么就有八万户的田地成了无主闲田,自然也便被郡府收为了官田。可是从去年的户口田亩簿册上来看,河内郡尚有八万户士民的差缺,而官田、官地的数量仅为三千二百顷。然而,这是大大的不合常理的:这八万户士民遗弃的无主闲田,按每户平均三十七亩的田地推算,也就是郡府所收的官田面积至少应有三万顷!那么,这户口田亩簿册的账面上看不到的那两万六千多顷田地,究竟到哪里去了?这显然是非常蹊跷的。他一边深深地思索着,一边却见到袁氏兄弟俩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顿时,他心底灵机一动,便缓缓开口了:“其实,要想凭着那些贫瘠田地留住这群豫州流民,只怕任凭在下劝说得口干舌燥,也是毫不济事的——不过,仪却有一条妙计,既可留下这群流民,又可顺利完成今年的屯田任务,可谓一举两得!”
“哦?是何妙计?”杜传捻着那对“八”字胡的右手不禁蓦地一停,惊疑异常的目光倏然射了过来:这个马仪,脑子里的门道还不少啊!真不知道他究竟在东想西想些什么!也罢,且听听他这妙计到底是什么。
“据在下所知,两位袁老爷在我们河内郡居然拥有两千三百顷良田和两千八百顷良地,其中十之七八都是荒着没用的。”司马懿双目一抬,笔直地正视着袁雄、袁浑两兄弟,满面漾出一片浅浅的笑意来,“依着两位袁老爷一向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高风亮节,可否拨出一两百顷田地来救助这八十余户豫州流民?”
“这个……这个……屯田安民乃是社稷大计、郡府要务……我等布衣之士,焉敢越俎代庖?马大人可真会说笑!”袁雄眼珠一转,暗暗心道:他想劝我把这一两百顷良田良地白白送给那些豫州流民安居乐业?这等赔本的傻事,只怕白痴也不肯干呐!这个马仪——果真是个直冒傻气的愣头青!
杜传也微眯着眼,瞟了瞟袁氏兄弟,淡淡地笑着直摇头:这样傻得可笑的办法,算什么妙计?
司马懿却仍是笑容满面,继续不疾不徐地说道:“两位袁老爷且莫先忙着拒绝——在下认为,这些豫州流民可以成为您二位的佃户嘛!他们种了您二位的田地,自然是应该向您二位交租的!”
他此语一出,场中顿时一片出奇的静默。袁雄、袁浑二人都有些怔住了——急忙拿眼去瞥杜传。杜传也是惊了片刻,蓦地两眼放出光来:这个司马懿倒还真是心思灵动啊——一步就进了巷来了!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他微微一笑,咳嗽一声,便偷偷向袁氏兄弟丢了个眼色。
袁雄反应得快,脸上应声流露出一丝踌躇来:“哎呀!马大人——你们郡府自有官田官地安置这些流民,你又何必把他们推到咱们的私田私地上当什么佃户呢?马大人,你这个主意完全是把我们兄弟俩往火坑里推啊……”
司马懿在心底暗自冷笑,仍是微微笑道:“两位袁老爷何必这般避嫌?依在下之见,若是将那些贫瘠异常的官田官地白白送给那些豫州流民耕作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