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虎胆县令第四十六章 胥吏的危害(2/2)
人犯”,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家都宁愿给这些公人些钱财,只求能在路上对自己亲人善待一点。此外。这两个捕快,还天才地发明了几个别出心裁的收钱法子:例如,奉令抓捕疑犯。如犯人肯出一笔钱,那么他们就可以放过对方,这叫两愿和息。便要收“宽限钱”;已得而覆之,则有“买放钱”,也就是抓捕到犯人了,找机会私放对方逃跑,要收“买放钱”;还有,两位捕快没事爱“逛街”,如发现“各巷搭盖披檐”即违章建筑。便半强迫收取“隐报分例钱”,不给也行,不过两位老爷可要作势叫来同僚拆房子。
真是可惜了人才,这样有手段、有心机的“能吏”,却把心思花在了如何犯罪上。丁晋虽惜才,但他必须要杀鸡儆猴,于是将此二人重重“仗治”后,判了个“五年徒刑”,让他们去边远地方“劳动改造”。
刚杀完鸡。丁县令本想好好歇歇,可惜让他恼火的事情再次发生,这次又是不法胥吏搞出来的名堂。
话说县署常平仓里,有一位叫“李狗儿”的库吏。名字虽浑,人却聪明,以前的时候,因着县令大人严谨认真,每隔一段时间,便要来仓库盘点核查,平素就喜欢小偷小摸一点的狗儿,苦苦忍着心痒痒不敢稍有动作,反而因为“手脚干净”。得到了丁晋地欣赏。提拔他成了常平仓的负责人之一。
在这个人身上,丁晋确实是“失察”了。不久后。因为归刺史的敌意和故意刁难,县署事务骤然忙碌起来,虽然是“瞎忙”,但几位主要官员确实抽不开了身,常平仓地这只“硕鼠”便自以为机会来到,肆无忌惮地开始了贪墨。
不过李狗儿毕竟是个聪明人,聪明人贪污的手段也和常人不同,他主要通过两个手段来敛取钱财:一是挪用库银放债生息;二是,对于仓库中实物,则用以次充好乃至报损注销等种种手段来将好货调出。
幸好李狗儿只是聪明,而不是智慧,他手段虽使的巧妙,但为人太过自私贪婪,只顾得自己贪,却忘记了以前地一群穷哈哈同事。老祖宗说过,最了解自己的朋友如果成为敌人,那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他很快便被手下告发,坐了班房。
李狗儿事件,让丁晋很警醒,如果说前面那两位捕快的“徇私舞弊”还算不得太严重的行为的话,那么李狗儿的“监守自盗”,如果长期未发现,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无低洞,要知道,当抓捕李狗儿地时候,他已经在设法涂改库房账目,如果账目和实物成表面的相符,政事繁忙的丁晋,疏忽间,未必能及早发现仓库问题。
倒霉的清潭县令贾贺,便是栽在“贪墨库吏”的手上。
贾贺在并州做官,已经整整十年,从祁城县丞做起,一直到清潭县令,政绩没做出什么,倒是颇结交了一些当地的文人、名士之流,平素俨然以并州文坛领袖自居,这人是出了名的清高,连顶头上司归登来的面子都不买,在公共场合还数次说过对这位“归使君”很鄙视的话。
这次也是活该他倒霉,并州官场上谁都知道贾贺是“甩手县令”,清潭县地**工作他几乎从来不插手,也轮不到他插手,这是有来由的。
清潭县县衙门里吏员之猾是远近闻名的。按照户部规定,清潭县每年应征收地“丁银”五十万钱,可大多被吏员勾结土豪给侵吞了。那里的老百姓在纳地丁银时,已养成“只知有里胥之收字,不复重县令之串票”地习惯。派去的县令、主簿之类若想清查一下,原始的鱼鳞图册、流水账簿等便会被吏员们设法藏匿甚至窜改,有前任官员称为:吊查册籍,犹如理乱丝而不可得。
贾贺大人,正是赤手空拳地来到了这样一个流民仰仗劣吏为靠山,援引地方土豪为党羽的黑山恶水之地来当县令。刚刚上任,那些狡猾的吏员便唆使许多当地人前来告状,冗杂繁复,谓之“骚扰战”,将贾大人搞得头昏脑胀、郁闷不已。从此,贾贺就落了心病,对此类公事横生厌恶,于是吏员们趁其懈怠,就把办案的事权揽到了手里。
凡此种种,聪明的胥吏们通过巧妙手段,将原本属于朝廷命官--贾县令的权利,统统窃取了过来,及至后来,贾贺有所不甘待要反抗时,已落入他们中矣。
在这样的背景下,胥吏们背着县令大老爷做了何等违法之事,也不能怪贾贺毫不知情,可惜朝廷却不会和贾贺讲这样地道理。
事情发生得很突然,据负责调查和审案地刺史府“司法参军”王魁的说话是:有人密告,并且将事情捅到了朝廷,于是归登来刺史很重视,责令他精选干吏严查此案。
其实案子本来很简单,县衙库吏叶景初勾结陆签押吏监守自盗,陆书吏又用白条加盖贾贺地县令印,支用库款达十万多钱,叶景初再按其支用日期和细目,逐项加倍填写数字。两人中饱私囊,结果却把自己的贪污罪名全归到了县太爷贾贺名下。及至听到刺史府要下派人员调查时,他们把这本假账目往上一交,自己带着赃款远走高飞了。
案情是很简单,可王魁参军非要审出个案中曲折来,最后将几个不知是否无辜胥吏棒打一顿,硬逼出了些骇人听闻的情由,倒霉的贾县令正是其中主角,这让本想借“失察”、“失职”罪辞职的贾贺美梦成空,最后虽连喊冤枉,还是被定为贪污主谋,发往京城吏部,革职严查。等待这位清高士人的命运,恐怕不会太美妙。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