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回到明朝当土豪》

笔趣阁小说网(biqugeus.com)

首页 >> 回到明朝当土豪 () >> 第二十四章 敲响登闻鼓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geus.com/69099/

第二十四章 敲响登闻鼓(2/3)

:“哼,先抓回来再说,你就不怕他们东窗事发坐船出海?你们还有没有事情要奏了?”

见百官都不说话,王承恩高呼一声:“退……”

“报……”一声长长的声音打断了王承恩,一名信使在宫中疾步奔跑,嗓中不断的大声呼喊。到了奉天殿之后,由门外等候的小太监接过信笺,送往殿内。

王承恩转送到皇帝手中,崇祯撕开火漆,望着奏章久久不语,朝中百官也被这一阵沉默搞的不明所以。周道登忍不住了,问道:“陛下,何事?”

“大伴,你说吧。”崇祯将手中奏折递给王承恩。

王承恩看了几眼,说道:“沐王爷在奏折里说,上月云南地龙翻身,房舍倒塌,死伤无数……”

众臣听到之后,皆伏拜在地,大声呼喊:“陛下!”

温体仁跪在地上,大声说道:“陛下,地龙翻身,实属不祥之兆,恐怕是上天降下警示,谴责我们近期所为,还请陛下举行祭天仪式,祈求上天保佑大明!”

众臣皆赞同温体仁所言,纷纷上表祈求皇帝祭天拜祖,祈求上苍保佑。而旁边的李承则嗤之以鼻,大声质问:“既然发生地震,民众伤亡惨重,为何不立刻派遣官员收拢百姓,搜集被埋的伤员,开仓放粥,而是要祭天祈福?难道皇帝去祭天之后,破损的房子就会恢复如初,死去的百姓就会生还?”

一连串的话让众位官员面红耳赤,说不出话,就连刚刚就要迫不住官员的压力要举枪投降的崇祯皇帝此刻也是目瞪口呆,愣愣的看着李承。

温体仁大骂:“你这小官,这朝堂之事岂有你来议论的资格?祭天之事乃是正道,只有祭拜天地,才能保佑我大明长盛不衰!”

李承翻了翻白眼,说道:“哼,大明有你们这帮贪官,神仙都被气死了,还有空保佑你?”

“……”

“扑哧……”崇祯皇帝虽然极力的憋住了气,不让自己笑出来,可是最终还是失败了。

温体仁与一众文官脸色铁青中透着一点点羞红。李承一句话把贪得、不贪的全都得罪了,众人瞪着愤怒的眼睛看着他,恨不能将他生吃了。

************************

李承走出大殿,看着周围经过的文官没有几个给自己好脸色看,温体仁更是铁青着脸看都不看自己。李承心知自己已经得罪了他们,也没多说,只是自己低着头向着宫外走去。

“李大人……李大人……”李承一愣,还以为是叫自己,可是这里这么多大人,保不齐是叫哪个呢,也没理,继续往前走,只是后边那声音更急促了,“哎呦,李承李大人!留步!”李承这才知道原来真的是叫自己。停住脚步,向身后看去。一个年纪十五六的小太监正一边快步走来,一边冲着自己挥手。

“哎呦,李大人,您走的可真快。快回去吧,陛下召您去平台呢。”那小太监一脸的讪笑,尽力的迎合着李承。

“哦……对了,我不知道路,还请小公公带我过去……”李承说完掏出十两银子塞到那小太监手里,那小太监脸上笑的更开心了,迈着轻快的步伐领着李承往平台而去。

来到平台,先前领路的小太监已经退下,王承恩站在自己前面不远处等着李承。由王承恩带着李承,来到平台。一翻叩拜之后,崇祯让小太监搬来一个小绣凳,示意李承坐下。见他大大咧咧的坐在绣凳上,崇祯不由得一愣,随后便咧开嘴笑了,一旁的王承恩见李承似乎不懂的规矩,而皇帝也没有露出责怪的表情,所以也没有出声斥责。

“李爱卿,今日云南地震一事你有何看法?”崇祯从一旁伺候着的小太监手中端过一碗银耳粥,喝了一口,轻声问道。

李承在心中想了一会,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首要之急就是赈灾。天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祸确实能够通过我们的能力消除的。如果朝廷官府放任不管,那么流离失所的百姓难免会被一些怀有异心的人蛊惑闹事,一旦事件发展,暴乱也不是不会发生。臣听闻前一阵陕西发生民变,杀官造反,这就是官府不作为的典例。”

崇祯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李承停顿了一会,并不是因为在心中思考如何展开话题,请君入瓮,而是一大早没吃饭还做击鼓这种体力活,实在是腹中饥饿难耐,崇祯还没发觉,但是旁边的王承恩早就看出来了,附在崇祯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崇祯笑的银耳差点从鼻孔中喷出,连忙吩咐小太监给李承一碗粥。李承三下五除二稀里呼噜喝完,用大袖擦了擦嘴,甚至打了一个饱嗝,继续说道:“臣窃以为,对于陕西旱灾来说,恐怕不会短短一年之内就会结束,得做好准备。对那些受灾实在严重的地区可以迁移到东部,比如我们浮山所现在就缺大量的劳动力。而云南地震,也应该以赈灾、安抚为主,将民众尽快的安抚下来,防止他们因为食物或者是愤怒产生影响更大的变乱。”

听到这里,崇祯放下手里的碗,问道李承:“为什么你那浮山所会缺少人口?据我所知,别的卫所都是恨不能所有的军户全部逃脱一空,这样自己好吃空饷?”

李承**的一甩头发,含情脉脉的看着崇祯,说道:“陛下,我李承的人生准则就是忠于我大明皇帝,保护我大明百姓。”

崇祯一副知己难寻的模样激动的握着李承的双手,眼里含着热泪,说道:“大明,雄起!今晚我们都是大明人!”

李承

状态提示: 第二十四章 敲响登闻鼓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