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1/2)
刚刚认识孟引璋的人,都觉得这名字有文化。
——的确是有文化。
重男轻女的文化。
略通文墨的人都知道“弄璋弄瓦”的说法。古人生了儿子是大喜,称作“弄璋”;生了女儿就差远了,只算作“弄瓦”。
而孟引璋,就是块地地道道的土灰瓦。
她刚生下来那天,孟家人一见不是带把的,顿时懊丧不已颓唐万分,直把产房里的气氛弄得凄凄惨惨戚戚,悲苦之状堪比太平间。后来还是她爷爷站出来鼓舞士气,说这一胎是丫头不要紧,下一胎再生个男孩就是了。
孟爷爷幼年读过几天书,当时就给她取了这么个名字。
孟引璋。
孟引璋,文艺版的孟招弟,可惜后来她并没能引来璋招来弟。
生了她之后,又过了五年她妈妈才怀上第二胎,却还是宫外孕。当时情况危急,她妈妈大出血之后摘除了子宫。她爸爸还坚守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等老婆一出院,二话不说就给了她一份离婚协议书。
她们那个年代的女人,都有种游离于现实之外的骄傲。孟妈妈不哭不求不抱怨,把协议书一页页仔细地读完,平平静静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彭惠珍。
彭惠珍离开孟家的时候,除了女儿什么都没带走。
最初的那两年,她们寄居在孟引璋的姥姥家。
姥姥姥爷与她们自有一份血缘在,对孟引璋也还算疼爱,不便的是要和舅舅舅妈同住。
对于那段日子,孟引璋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唯一的印象就是,自己总是小心翼翼的。怕惹舅妈生气,怕招姥姥伤心,更怕让妈妈难堪。
当时物质上的清苦还是其次,难捱的是寄人篱下,处处要看人脸色。
好在彭惠珍能干,自己开了间成衣铺,她手艺好人爽快,生意渐渐好起来,手头也有了积蓄。她先是带着女儿出来租房子,后来攒足钱买了套小两居。
孟引璋这才觉得有了自己的家。
对于当年妈妈的净身出户,孟引璋只有三分赞成,却有七分敬佩。只是小时候从来想不到,有朝一日她也会做出和妈妈一样的选择——
两手空空离开一个男人,只为了守住曾以为并不重要的自尊。
她离开的那个男人叫聂绍琛。
——
孟引璋到现在还记得,那天她拿了离婚证从民政局走出来,抬头望了望天,空荡荡的,一片云都没有。天幕的颜色蓝得吓人,仿佛一汪深海,要把人活生生溺毙在里头。
她就是那个溺水的人。
那时她眼睛里是空的,心里是空的,连胃都仿佛被掏空了,一个人去餐厅叫了满满一桌子菜。
她去的是家东北餐馆,每道菜的分量都很足,她吃到想吐也没能吃完一半。
小门小户出来的孩子都崇尚节俭,她在伤心欲绝的时候还想着不能浪费,于是叫了江小薇出来一起吃。
江小薇是大学里睡在她上铺的姐妹,这么多年关系一直不错。接到她的电话,欢天喜地来赴宴,可听到了她离婚的消息,顿时变了脸色。
她厉声问:“谁提的离婚?”
孟引璋说:“我提的。”
“为什么?是不是他出轨了?还是他欺负你了?”江小薇偏向朋友,提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把离婚的原因归咎到了聂绍琛身上。
孟引璋是个公道的人,说话要凭良心。她摇摇头说:“都没有。”
江小薇不解,“那你们为什么离婚?”
孟引璋夹了一筷子芥蓝,细嚼慢咽地吃下去,然后才轻描淡写地说:“不合适就分开了呗。”
江小薇双眉紧皱,“就为这个?”
她点点头,“就为这个。”
“你……”
江小薇两眼瞪着她,目光里先是疑惑、然后诧异、最后愤怒,几乎是指着她的鼻子骂:“孟招弟你脑子进水了吧?聂绍琛多极品的男人啊,打着探照灯你都找不到第二个!就为了那么仨字儿,轻飘飘一句不合适,你说踹就踹了?”
真的就为了那么仨字儿。
但孟引璋脑子没进水,她觉得她清醒得很。
“不合适”这理由乍听起来简单得像是敷衍,可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明白,这才是真正不可跨越的天堑鸿沟。
两个人要想在一起,有误会可以解释,有错误可以改正,有亏欠可以弥补,哪怕是有血海深仇都可以宽容原谅。唯有“不合适”这三个字像是悲伤的伏笔,早把结局写在了故事的开头。
聂绍琛是上市公司的老板,而孟引璋连小家碧玉都算不上。
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往往令人憧憬,当初他们的结合也曾被一众朋友奉为现实里的格林童话,以为王子和灰姑娘一定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可现实到底不是童话,幸福也没有那么容易。
结婚之后,他们在家世、性格、观念、追求……这各种方面的差异逐渐凸显。两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最初的激情却越来越浅,在多次补救无果之后,不得不选择黯然收场。
菩萨畏因,凡人畏果。
她和聂绍琛都是凡夫俗子,没能看到藏在故事开头的谶语。
从恋爱到结婚,一路跌跌撞撞走过来,他们曾经那么努力地想在一起,到了最后还是一张离婚证划清了楚河汉界。
不是不难过的。
可难过又能怎么样呢?
日子总要继续。
——
不知不觉,他们离婚已经三年了。
有时候孟引璋回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