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南明副榜举人》

笔趣阁小说网(biqugeus.com)

首页 >> 南明副榜举人 () >> 第112章 三老制度,古代的长老会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geus.com/78373/

第112章 三老制度,古代的长老会(1/2)

第二天一大早,钱邦芑、范文光早早来到知府衙门大堂,刚刚坐下,经历司知事(正九品)周正笑道:“两位大人请安坐,大人一大早就出去了,说是观看周围四个官屯场引水情况,大概中午时候就能够回来。”

钱邦芑点了点头,笑道:“周书办,有没有什么要紧公务给我们说说,我们先熟悉熟悉,也可以协助大人,为大人分忧啊。”

周正笑了笑,说道:“两位大人,大人昨晚就让下官准备,现在向两位大人报告各县人事,新政推行情况。

等下殷承柞殷先生再向两位大人报告军中情况。

若是到时候大人还没有回来,如果两位大人要到军中考察,可以让殷先生带大人去,若是要到地方去,可以由在下效劳。”

钱邦芑不以为意,坐在太师椅上听着,这可比昨晚史谨宸所说的要详细多了。

不但讲各种新政措施具体内容,而且将该项政策实施背景,实施过程中不如意的地方。

先从乡公所建立说起,过去几个白役把持一个场口作为聚宝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每年征收数百两纹银而缴上来的不过数十两纹银,贪渎巨额财富,而且在地方上横征暴敛,巧取豪夺,为祸乡里。

大人借鉴过去粮长制,派出官派乡长衙役征收税赋,不但强化地方控制,缓解地方矛盾,更重要的每年有巨额商赋充实官库。

推行一年半以来,大的县每年可以增加万余两白银收入(如府城南充),小的县也有五六千两,一年下来,能够收到7万两银子。

以此为契机,重新清丈土地,过去顺庆府耕地面积不过130万亩,现在连年天灾人祸,逃荒甚多,现有耕地也有200万亩,屯耕之后耕地面积完全可以达到300万亩的水平,即便按照每亩6分银子,若再加上8万亩官田,如此可以收到16万两银子.

过去顺庆府人口有40万,清理之后足足百万之数,其中男丁30万(成年才算男丁),扣掉老弱病残与军人家属、读书人、官员,如此也有20万之众,每丁每年缴纳一钱二分银子殷,如此丁赋也在24000两纹银左右。

周正抱怨道,一些有心人士造谣说大人掉进钱袋子,这也想收钱,那也想收钱,但这都是利国利民的事情,老百姓负担轻了,官府收入增多了,再说大人有没有贪渎什么金钱,怎么这样没有良心呢?

钱邦芑感到颇为惊讶,虽然大明官府规定水田一亩正赋不过3分6厘,加上三饷也不过6分银子,但实际从老百姓那里收上来的,即便在洪武年间也不值6分银子,前几年有的地方4钱5钱一亩也不少见,难道田赋真的这么低吗?

而范文光是理财专家,在震惊之余,连忙追问怎么这么多?

自三皇五帝以来,各地白役横行,各个场口都是白役把持征收税赋,一年下来怎么这么多?

虽然知道大明各地鱼鳞册上的人口、土地算不得数,但也不相信人口土地居然有这么多啊?

拿着毛笔与周正一起回忆所住乡镇,简单一算,连连暗拍脑袋,场口店铺林立,每逢集市七乡八里的人家充塞集市,过去没有注意,现在一较确实如此啊。

古代有扬一益二的说话,在南宋年间四川人口超过一千万,其税赋几近南宋朝廷的1/4,虽然经过南宋末年战争破坏,但经过大明两百余年的发展,前几年早恢复到南宋鼎盛时期情景。(满清两百余年,四川人口增到到五千余万,明朝两百七十年当人能够恢复南宋鼎盛模样)。

感叹之余,范文光扔下毛笔,连连摇头,如此大的油水都被贪官污吏所吞噬,如果早几年发现其中奥妙,即便面对辽东鞑子,陕北民变,国家也有钱力应付,而不需要加征三饷。

加征三饷民众苦不堪言,加征三饷各地匪乱四起,即便这样加征三饷每年也不过千万两白银而已,但在加征三饷同时,大家不知道每年有数千万两白银白白落入贪官污吏手中。

税赋施行分成法,也就是各县交上来的税银,两成返还地方,每个县能返还四五千,返还款项5成用于人事开支,另外一成用于地方建设。

(商赋征收5用于奖励征收人员,5用以抵税,而田赋、丁赋奖励征收人员比例更高。

除此之外,就是各种收费,古代到县衙门各房办事需要收费。如此税赋10充作人事开支,也算充足。)。

外国人评论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现代人是不是如此东方不敢评论,但至少信仰三纲五常,重视社会现实,豁然发现如此巨大财富的同时,钱邦芑难以掩饰内心的机动,眨着眼睛道:“周经历,这,这,话虽如此,但除此之外,民众对胥吏颇为痛恨,现在设立乡公所,派出这样多胥吏,如果这些胥吏在地方上横征暴敛,欺压老百姓,如此如何是好?”

周正嘴角上扬,连番解释。各个场口施行场长(乡长)负责制,若胥吏为非作歹做出不法勾当,不但会收到制裁,负责乡长也会被追究责任。

在古代地方施行官绅共治,地方乡绅充分参与地方事务,大小事务多需要与乡绅商议然后执行。

除了乡绅制度之外,古代还施行三老制度,在过去各个朝代都施行三老制度,特别是在汉代,规定每乡需选择一名乡老,每县需在乡老中间选择三名县老以对官员进行监督。(《汉书?百官公卿表》说:“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刘邦

状态提示: 第112章 三老制度,古代的长老会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