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姜是老的辣”(1/2)
就在韩博和包处长在回市局的车上研究反恐工作如何开展之时,隆岗区横坪街道光明社区向阳路尽头一片一看望不到尽头的自建房小巷里,几个上了年纪的人正在一栋漂亮三层小楼附近溜达。
周围全是工厂,租住在村里的外地人很多,连街上做生意的也大多是外地人。
他们这儿看看,那儿看看,走走停停,倒也没引起村里的治安员注意,一是年龄摆在这儿,二来看上去也不太像坏人。
事实上他们不仅不是坏人,还是专门抓坏人的人!
冯锦辉离开打黑专案组已经半个多月,不再“大权在握”,但对新工作却非常满意,因为新工作不极具挑战性,而且能一直干到退休,甚至退休之后都能“赖在”新单位发挥点余热。
转到巷口,一个秃顶的老伙计迎了过来。
“老冯,肚子饿不饿,我请你吃下午茶。”
“这才走几步路,肚子就饿了?”
“中午吃得什么东西,拿那么多工资,就请我们吃盒饭,亏你好意思。”认识这么多年,徐爱国可没把他当领导,事实上他现在也不再是领导,只是一个警衔高点的刑警。
看着老伙计,冯锦辉不由当年一起钻在鸭棚里蹲坑的情景,不禁笑道:“请你吃饭,想得倒美。你工资也不低,凭什么让我请,再说这是在执行公务,花多少实报实销。”
“既然实报实销,还让我们吃盒饭?”徐爱国接过烟,给了他个白眼。
“吃盒饭怎么了,你看你这肚子,能大鱼大肉吗?”冯锦辉回头看看四周,又不无感慨地说:“我们退居二线前大小也算中层干部,现在跟年轻人一起工作要做出点表率,领导说实报实销,我们可不能当真。”
“不愧是当领导,觉悟就是高。”徐爱国笑了笑,转身招呼道:“老钱,别傻看了,吃下午茶,前面有个茶楼。”
“来啦!”
三人优哉游哉走进茶楼,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遥望着斜对过那栋观察了大半天的三层小洋楼,点了几笼点心,边吃边听周围几桌比他们年龄更大的老人吃茶聊天。
租住在村里的外地人大多不知道,本地人却印象深刻。
去年7月11日早上,村里的姑娘小余和往常一样到对面这栋楼的姑姑家,准备给开公司做大老板的姑姑做饭。结果打开院门,发现院子里有饭碗碎片和血迹,客厅、卧室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喊了几声没人答应。
走进房间,赫然发现姑姑陈红面朝下趴在一楼卧室地上,地面全是血迹,茶几上还有几捆对账单。
小姑娘吓坏了,赶紧报警。
刑警队、派出所民警和120救护人员赶到现场发现,陈红上半身一滩血已经凝固,已死亡了。后经鉴定,被害人是被他人用单刃刺器刺破升主动脉根部前壁致心包填塞死亡的,死亡时间应该在晚饭后半小时之内。
离异、独居、事业有成,陈红在家中被害案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是情杀、仇杀,还是财杀,众说纷纭,谣言四起。
技术民警在现场勘查时发现,被害人家的防盗窗有撬痕,钱包里的现金不翼而飞,在现场采集到几枚疑似凶手的指纹和足迹,但案子却迟迟没破,直到现在凶手仍逍遥法外。
现发命案变成了积案,既然是积案就归刚组建的市局刑侦局“积案办”侦破,尽管案件管辖权仍在分局。
冯锦辉等老刑警一加入“积案办”,就儿戏般地对去年没能破的四起命案进行抽签,抽到哪起就负责侦办哪起。
他们这一组抽到了711案,于是认真研究案件材料,研究完之后跑过来现场勘查。
要是有那么好破还能叫积案?
相比邱庆国,他们要轻松得多,没那么大压力。
不过作为市局刑侦系统曾经的骨干,作为屡立战功、军功章能挂满警服的老刑警,虽然没那么大破案压力他们却非常想把这个案子破了,让年轻刑警知道什么叫“姜是老的辣”。
该做的工作专案组当时全做过,投入大量警力把方圆几公里内的前科人员甚至外来人员过了一遍,挨家挨户进门察看,提取指纹足迹、盘问案发当晚在什么地方,甚至采集了600多份生物检材进行dna比对,但依然一无所获。
很典型的财杀,从现场看应为单人作案,从作案手法上看很像流窜作案。
但直至今日,都没能从前科人员指纹库里捞到那小子,前科人员dna数据库里也没凶手的dna信息,说明其极可能是第一次作案,之前并没有前科,这一点从作案手法上也能得到验证。
没有因果关系,没目击者,之前甚至与被害人没任何交集。
目标是随机选择的,或许是临时起意。
突然跑过找个目标,作完案就跑,这样的案子最难破,哪怕掌握他的指纹、足迹和dna信息。
今天是正式查这个案子的第九天,刚被从派出所调到“积案办”时踌躇满志的徐爱国已经对自己能否破获这个案子不抱希望了,觉得想破案只有等,等凶手忍不住再作案,才有可能将其绳之以法。
他吃完点心,突然俯身道:“早上听小常说邱大炮上了富田区的那个案子,马上就开两会了,你说他能不能在两会开幕前拿下?”
“这事谁也说不准。”
“十起命案八起一星期内告破,应该有希望。”
“万一运气不好呢,就像对面这起一样?”
“那他就嘚瑟不起来了,如果真要韩局亲自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