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堑壕(1/2)
经过大明王朝最先改良和发展,早期的现代火枪开始在步兵军团里出现,步兵在实战中又一次有了对抗传统骑兵的本钱。这让整个大明王朝在对蒙古以及其他国家的战争一度顺风顺水。
但是时代的发展制约了大明王朝的天启皇帝,他所在的年代里,大明王朝还没有系统的科学发展体系,很多现代化的应用也根本无法实现——最要命的是通信方面的劣势,这让大明王朝对外扩张的战争遇到了难以挣脱的瓶颈。
占领了地方却无法长期稳定的统治,虽然领土广袤却只能委派一些总督选出一些当地人来维持对某地区的控制。这种类似蒙古的扩张注定了整个帝国无法长久维持下去,随着天启皇帝的驾崩,以及一些老将的病故,大明王朝就开始在风雨飘摇中度日,一直到逐渐有远方的国家脱离大明王朝自立门户,大明王朝也依旧没有能够找到好办法去应对。
一直到后来,很多新的发明在世界各地出现,大明王朝单一的军队优势在缺乏后勤运输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延伸到远方。被天启皇帝提前了的工业革命让大明王朝延续了下来,可是天启皇帝打下的大半个世界,却最终如同蒙古帝国一般,昙花一现消失在了历史长河里。
如今的大明王朝,却依旧是一个幅员辽阔的超级大国:它北至蒙古草原,甚至还控制着一部分西伯利亚,向南控制着今天的越南缅甸大部分地区——祖宗打下的江山,还没有被彻底的丢干净,这算是如今的大明皇帝,心中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情了。
当然了,有关领土丢失的问题,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描述清楚的,毕竟这还涉及到天启皇帝的“皇汉”思想。这个思想一直影响着大明王朝的对外扩张政策,引起了汉人和当地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各样的事情。
总之,大明王朝在最近衰弱到了一个极致,甚至连近在咫尺的满洲叛乱,镇压起来都显得有心无力起来——谁能想到,就这些女真人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甚至见到汉人都要喊“主子”这个奴味十足的称呼的。
当然了,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这些远在辽东的女真人卑躬屈膝苟且偷生,甚至和汉人通婚以求自保,天启皇帝的时代,他们就已经被灭亡了。即使今天他们叛乱起事,大多数人也都是汉人的名字,留着汉人的短发……留着金钱鼠尾的那些人,无非都是一些金国的大臣和皇室罢了。
言归正传,随着世界各国的火枪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的战斗力也从冷兵器走向了热兵器时代。一名精通机械的德国人发明了机枪这种自动射击武器,战争之中的伤亡陡然增加。为了减少战争中士兵的伤亡,有人开始研究新的防御体系,城墙还有战壕,都在这些研究中开始了新的发展,最终演变成了要塞以及堑壕。
战壕这种挖出来的设施可以很好的掩护己方步兵,而且在实战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优良表现。坑道如果挖好了,甚至不用害怕大炮以及大量敌军的猛攻……历史上第一个觉得挖坑可以获胜的人绝对是一个天才,应该得到一个坑神的美誉。战争从他的发明诞生那一天开始,就没有了丝毫的美感,只剩下泥泞还有血腥的杀戮。
这种改变了战争模式的发明,将古代的城墙逆其道而行之,成就了现如今的龟派堑壕防御战术。经过了数十年的演变和发展之后,堑壕变成了一个完美的防御体系,能够抵抗大口径炮击等重火力,简直就是一个难缠的廉价堡垒。
配合上钢筋水泥堆砌成的坚固要塞,以及密密麻麻的大口径永备要塞炮。边境防线成了所有国家军事指挥官们的噩梦,任何企图率先发起攻击的计划,都会被成千上万的伤亡数字彻底拖垮。
即便是使用超级大炮进行轰击,300毫米以上口径的炮弹只要不是直接命中战壕节点,依旧不能有效的杀伤里面的步兵,这对于步兵,尤其是防御方的步兵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德国有一种大炮口径已经发展到了600毫米,法国也有一种超级臼炮口径为450毫米,大明王朝在自己的蓟辽防线上装备了5门“永乐大炮”,口径甚至达到了惊人的810毫米。这些武器之所以被生产出来,目的只有一个——摧毁敌人的防线。
无数金钱砸在了为了撕毁敌人防线的重炮研发上,可是各国军方依旧发现敌人和自己应对重炮的手段更加便宜有效一些——大家只要把战壕再挖得深一些,科学一些,就可以让数千万金币生产出来的大口径重炮,变得毫无用处。
在这种背景下,进攻的时候要如何撕开对方的坚固防御工事,就成了所有国家军方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大家研究出了无数种千奇百怪的东西,却在一次次实战中被证明了这些发明的失败。
一直到最近爆发的德国与英法两国之间的战争,英国人用小型发动机承载了铁甲汽车,在局部上突破了德国人的防线。这个消息被大明帝国驻英国的武官给发现了,这个武官立刻把这个消息传回到了帝国京师。
苦于对后金的辽沈防线没有什么办法的大明帝国,立刻就展开了对这种新式武器的研发和考证,但是在发动机领域上收效甚微。毕竟大明帝国缺乏燃油发动机的研发科技积累,依靠烧煤的蒸汽机显然无法满足车辆小型化的基本要求。
于是一直在关注着这种武器发展的王珏通过关系,找到了威廉?温格——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