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一章 龙骨天书(2/3)
。古代的秘密文献,大多藏在遗址、古墓,或者洞窟里。因为古墓深处地下,空间相对封闭,里面的陪葬晶,往往能完好地保留下来,孙教授寄希望于此,每当考古部门发现古墓陵寝,他总是格外关注墓中的龟甲、兽骨和钟鼎铭文,指望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但建国后的考古发掘,大多是被动发掘,而对那些尚未遭到破坏的古墓,则是按规定原封不动地保护起来。孙教授常年在基层和考古现场工作,这些年来所见所闻,各地的古墓大多是十墓十空,早不知被历代盗墓贼滤了多少遍坑。
有几次考古人员发现古墓盗洞比较少,还满心欢喜,以为里面多少能保存下来一些东西,谁知进去一看,墓底下都被挖成蜂窝了。原来古时候的盗墓贼能观山寻藏,打盗洞可以直捣地宫,故意避开了厚土巨石的墓顶。跟那些经验、器械、手艺传承了几千年的盗墓贼相比,当代考古的方法显得格外笨拙、落后、缓慢。
孙教授对此痛心疾首,恨盗墓贼入骨。这些家伙从古到今前赴后继,不停地盗墓盗了几千年,才导致大量埋藏珍贵文物的陵墓,都只剩下一个个空荡荡的土坑,要不是盗墓的贼人太多,那龙骨天书里的种种神秘卦象早就破解了,而他孙教授的价值和研究成果也会得到认可,走到哪都受人尊敬,可现在只能饱受排挤,整日怨命苦挨,一时半会儿挣不出这口气来。
在学术地位上的这点私心只是其一,另外孙教授已经对龙骨天书中的内容着了迷,他倘若搞不明白龟甲上的古卦天机之谜,便每日每夜都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
这也就是叶想口中的龙骨天数的来源。
事实上,龙骨天数上面记载了什么谁都不知道,要知道这可是上古修士记录的,而上古的普通事情都要断绝完了,更不用说是修士记载的文字了。
所以,虽然叶想对龙骨天书很是好奇,但却也不太在意。
老胡讶然道:“龙骨天书,难道真的是快龙骨。不是吧?龙这种传说中的生物不应该是人类幻想出来的吗?难道真的存在不成?
雪莉杨也同时问道:“叶先生,你是说这上面记载了人类最早的文字,那到底是种什么样的文字。
叶想看着二人叹道:“这东西叫龙骨天书,具体是不是龙骨那我就不清楚了,毕竟时间太久远了!不过我想就算不是龙骨,也应该是一些远古时期的异兽的骨骼,或者是鳞甲角质一类的东西吧!再说了“龙”我也没见过啊!不过老胡,龙这种生物确实存在的。只不过都没见过罢了。另外有很多人发现的像恐龙蛋和恐龙化石,也都是和龙一个时期的生物,甚至龙要比恐龙还要久远。
不理会老胡下巴都快要掉下来的表情,叶想对着雪莉杨说道:“不知道在国外长大的杨小姐,是否了解华国古代传说中,创造文字的人是谁。”
雪莉杨摇头说不清楚,回过神来的胡八一说道:“叶子,你是说传说中三皇时期创造人类文字的仓颉。”
叶想点了点头道:“你说的对,就是仓颉。而这龙骨天书上面所雕刻的文字也就是仓颉造字,所创造出来的那三千文字,也是最早最原始的人文。而在当时那同一时代,同时还存在着,上古妖族的妖文和巫族的巫文。而却那一时代的文字很难理解,一个文字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和含义,就像是道家所说的道,玄而又玄,根本就不是现在的人能解开的,要是个别字或许有人可能认识,但是要想翻译这龙骨天书,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
胡八一和雪莉杨都有些惊讶。
仓颉是谁?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俗称仓颉先师,又史皇氏。
《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
仓颉,古籍中称仓颉“龙颜四目,生有睿德”。
相传为中国原始社会后期黄帝的左史官,仓颉为左史。沮诵为右史。
据历史记载:轩辕黄帝兴起之后,黄帝的史官仓颉、沮诵受鸟兽足迹的启迪,集中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呕心沥血数十载,搜集、整理流传与先民中的象形文字符号并加以推广和使用。绳结虽有大小和形状区别,但年久月深,难于辨识。后仓颉仰观奎星环曲走势,俯看龟背纹理、鸟兽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纹,从中受到启迪,根据事物形状创造了象形文字。
仓颉以此造出的形象,遂称为文字。仓颉所创的文字有六类大意,一类是指代事情的字,如“上、下”,二是指形象字,如“日、月”。三是指形声字,如“江、河”,四是指会意字,如“武、信”。五是指转注字,如“老、考”。六是指假借字,如“令、长”。指事情的文字,在上为上,在下为下。指象形的文字,日满月亏,仿照其形也。形声的文字,以类为形,配以声。会意的文字,止戈为武,人言为信也。转注的文字,以老寿考也。假借的文字,数言同字,其声虽不一样,文意相同。所以自黄帝到夏商周三代,文字一直沿用未曾做改动。
仓颉造字成之日,举国欢腾,感动上苍,把谷子像雨一样哗哗地降下来,吓得鬼怪夜里啾啾地哭起来,即《淮南子》记载的“天雨粟,鬼夜啼”。
可以说,整个华夏文明能传承下来,仓颉的功劳是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